智慧機械日本產業機器人系統整合現況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機械資訊 2019-11-21 11:09:18 加入我的收藏
機械資訊 750
翻譯/蔡淑芬,蔡正峰,林意珊
大阪臺灣機械服務中心
 
Sler這個不常聽到的名詞,是指機器人系統構築擔當的工程公司。這個Sler目前受到注目。日本政府在「日本再興戰略2016」等計畫中,指出這個培養的重要性,去年7月成立Sler產業相關工業會。因此,金屬加工、機械製造等製造業加入Sler這個產業很多。今後伴隨日本人口減少,擔心日本國內會有很多產業縮小規模,Sler這個產業可以說是日本國內少數正在成長的產業。試圖探索金屬加工、機械製造業加入Sler的可能性。
 
※這份特集是由產業用途機器人專門網路雜誌(www.robot-digest.com)所企劃,也可從該網站讀到這些資料。
 
(編者按:本篇特輯分8個單元,本刊僅選擇其中5個單元介紹,完整報導請讀者自行參考生產財月刊,2019年2月號的報導)
 
內容:
1 沒有其他像這樣成長的產業
2 誰來製造系統?
3 從製造業加入Sler
4 工具機製造商也加入
5 獲得Sler功能的商社
6 充實的支援體制
7 整合簡單
8 機器人產業以往和今後
 
1 沒有其他像這樣成長的產業
 
需求增加但人力不足
 
SIer新產業
 
Chinaplas 產業用機器人用在人手不足問題的應付上,不只是汽車、電機產業,就連食品業、醫藥品業等也開始重視。但機器人是和週邊機器或其他設備結合成為一系列來使用,偏偏架構這系統的系統整合廠商SI(System Integrator, SIer)又不足夠。產業穩定地成長,需求增加,但是人手不足。因此,這是新產業堀起的最佳時機,也是大商機的絕佳機會。
翻譯/蔡淑芬 大阪臺灣機械服務中心
 
什麼SIer?
 
「SIer」是System Integration的英文縮寫,加上「er」是「~的人」之意,所謂的系統整合人材。在之前大多指的是建構IT System廠商,但是最近意指建構Robot System廠商的情況也愈來愈多了。
 
因為少子高齡化問題,使得人手不足的狀況愈來愈嚴竣,也使得產業開始追求自動化。產業用機器人因為可以廣泛地被使用在各種加工的自動化,因此也被認為是日本工業界的救世主。但是系統整合人材SIer的不足可能成為是產業用機器人普及化的瓶頸。
 
機器人本身並沒有辦法單獨使用,也被稱為「半成品」,必須和其他週邊機器或是設備共同組合後,才能開始作業。但是這些共同組合系統的系統整合人材SIer卻又不足夠。
 
新契機
 
眼看著需求急速擴大,但是人手卻不足。這正是新產業投入的絕佳機會。和機器人共同組合的設備、周邊機器,各種設定、調整等,還有機器人的程式編寫。系統整合人材SIer需要同時具備機械及電子兩者的技術,雖然進入的門檻並不低,但業務的內容和生產技術較相近。製造相關企業的生產技術部門或是工具機、機器製造商等,可以充分地投入。
 
目前的系統整合人材大都是各地方的專用機製造商、原本為機器人使用客戶的企業的生產技術部門,零件加工公司等的生產技術部門、工具機製造商等,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投入。
 
有必要獲得機器人相關的最新技術,政府計畫進行系統整合人材的培育,從2016年的1萬5,000人,到2020年的3萬人,人材人數預計增加一倍,並且在各地方也增加了培訓的設施及相關補貼項目。
 
從配角到主角
 
機器人系統是必須要到現場,迎合顧客做個別的設計、架構系統。也可以說是「需要人力及時間的工作」,很多的大企業不是很想做,便使得各地的中小企業可以發揮作用。但一直沒有出頭的機會,SIer在機器人產業中一直是配角。
 
但是現在狀況已經改變了。在去年的7月,系統整合人材業界代表團體FA. Robot integrator協會(SIer協會會長 久保田和雄 三明機工社長),在日本機器人工業會(會長 橋本康彥川崎重工業理事)成立了。成立前會員目標數是100家企業,實際成立時系統整合人材SIer會員是123家、協力會員是21家,共計144家,大大超越原訂的目標。之後也持續申請加入,截至目前會員數已超過180家。
 
系統整合人材SIer協會主要是要改善SIer的產業環境。例如:將系統建構的工程管理的業界標準「導入過程標準」規範並公佈實施。不管是在哪一個階段的顧客,都能夠達成詳細的協議,也可以減少加工工程後半段的修正,以確保利益。
 
日本機器人工業會的橋本會長在SIer協會成立總會時表示,「機器人製造商和SIer對機器人產業發展來說,是『汽車的兩個輪子』」。
 
經濟產業省機器人政策室的石井教裕室長在接受本社採訪時,期待地表示:「機器人並不是製造系統的終點,重要的是如何在運作時創造新的價值,而擔任這個重要角色的就是SIer」。所以SIer並不是配角。它被製造商、政府所期待著,是機器人產業的主角。
 
少數的成長產業
 
在此同時訪問SIer協會的久保田會長有關SIer現況及「什麼是SIer」時表示,從金屬加工業界開始有SIer的導入,到工具機、工具機器業界均有SIer的導入。SIer簡單來說,是極具多樣性、可以讓各種企業發展自家技術的優勢。
 
另外也要介紹技援系統整合人材SIer導入的全國各地的研修設施、及減輕系統整合人材SIer負荷的機器人。
 
也將登出在日本機器人工業會及SIer協會擔任要職的小平紀生先生的採訪。NC工具機、機器人都是工廠自動化FA (factory automation)的一部分,因此對於工具機用戶、製造商來說,他們都知道SIer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
 
目前人口有減少傾向、消費者商品普及的成熟社會的日本,系統整合人材SIer是少數的成長產業。在預期急速需求增加的市場前,沒有理由叼著手指觀望。
 
(曾根勇也)資料來源:月刊生產財marketing,2019.2,頁A-40~A-41。
 
2 誰來製造系統?
 
[採訪] FA. Robot integrator (SIer)協會 久保田 和雄 會長
連接機器人及終端客戶
 
從區域到地方到全世界
 
FA. Robot integrator 協會(SIer協會)從去年7月成立。為了因應人手不足問題、提高生產性,自動化裝置受到注目,特別是產業用機器人的靈活運用。本篇採訪了靜岡市清水區的SIer、三明機工社長久保田雄出任SIer協會會長,關於SIer的協會、當中的魅力、課題等等。協會設立的宗旨是提攜、及在未來推廣SIer到全世界。
 
—成立了SIer公司團體
 
成立的最主原因是時代的需求。日本現在因為少子高齡化,勞動人口缺乏的問題已經愈來愈嚴重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整個國家都在努力提高生產力。日本的產業結構也必須變得強壯才行。日本的國內總生產毛額(GDP)雖然是世界第3名,但是個人生產毛額GDP卻是第25名。也就是說,隨著人口的減少,GDP的世界排名一定會下降。瞭解了這樣的時代背景推動下,透過機器人的運用,提高生產性的機運便隨之高漲。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系統整合人材SIer才會受到如此重視。
 
—機器人SIer是怎麼樣的工作呢?
 
就機器人而言是屬於「半」完成品,無法單獨使用,必須和週邊裝置或硬體設備組合後,才能夠成為製造產品的生產系統。讓生產系統完成,這便是系統整合SIer的工作。從建立最佳系統的提案開始、設計、必要的機器製造、組合,以及動作相關程式編寫的一連串工程,和顧客緊密合作,以產出系統。關於機器人的活用,若只靠機器人製造商,那麼再多也是沒有用的。倒不如說,需要很多的系統整合人材SIer,才能建立起這麼多的機器人生產系統。
 
—成立SIer的公司團體的意義
 
首先最大的意義是網絡連結(Network)化。SIer的工作是相當具有區域性、在地特色的職業種類。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有著支撐地方有力產業的經驗。在現在和機器人的組合,被稱為是「機器人SIer」,在機器人普及化之前,SIer就擔任製造現場自動化任務,也就是「自動機屋」、「專用機屋」。這樣的SIer極具在地特色,在各行業、各領域也具有各式各樣的技能。網絡連結(network)化可以讓各家公司彼此了解,找尋需要協助的部分,共同合作,架構起有建設性的關係。
 
—相反的,競爭是否會加劇呢?
 
中小企業雖然很多,但是地區及領域不同,很容易區分。不僅如此,已經建立關係的公司同業間,若各自負責一項擅長的領域的話,再相互合作,那麼項目的規模會變大,接受訂單的範圍也會跟著變大。當然區域和擅長領域會有重疊的時候,這種時候,各家公司各憑本事、相互競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這個和網絡連結化沒有關係,這從以前就有的了,從來沒有改變。但是網絡連結化後,反而可以從原本的競爭方式,轉而用「協調」的方式。具體來說,這些會員公司開始了協調關係。
 
—會員數正在增加中
 
去年7月協會成立之時,會員數是144家、9月時為171家、12月時為181家了。一直有公司來詢問,應該會增加到近200家。2016年政府訂定的「日本再興戰略」中,希望系統整合SIer人材可以達3萬人,但目前會員企業的系統整合SIer人材加起來約1萬2,000人,目前還是不足夠的。為了要再增加人材,SIer的認知度要提高,這是很重要的。
 
—為此,將採取什麼措施?
 
積極地傳播訊息是很重要的。系統整合人材SIer的工作是連結機器人及終端客戶。使命是實現客戶的要求。在我們公司表現出來的是「使用機器人讓客戶的夢想成形」。這個正是系統整合SIer這職業最大的魅力。把系統完成瞬間的喜悅,只有系統整合SIer才能夠感受得到。想要把這種魅力傳播出來,讓社會大眾對系統整合SIer的認知度提高。
 
—課題不少
 
首先必須要有系統整合SIer的「職業觀」。不把系統整合SIer當成是一種職業的話,是無法開始的。另外,同時強化事業的基礎也是一項課題。目前想要從完成後報酬一次性給付,到契約開始分階段性的給付方式。因為從接受案子開始,構想討論、檢討的階段,就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及勞力,但是在目前的現狀中,這些幾乎是無償的。系統整合SIer大多是中小企業,在資金的運用上本來就很辛苦,以協會成立為改變的契機,即使很小也必須要改變。先從會員企業開始挑戰。系統構成要素的相關零件的購買資金等,也希望能夠在事先就能拿到吧。
 
—也要追求高度的技術能力
 
系統整合SIer是硬體與軟體兩種技術的整合,所以一定要具備這樣的整合能力。未來為了呈現「SIer的樣貌」,安全性、資訊處理、即電腦相關技術的知識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但目前這些技術內部是缺乏的,幾乎都是依靠外包廠商。這些技術應該要轉移到內部,所以高度化的技術能力是需要的。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經濟產業省、日本機器工業會共同公佈了「技術標準」、「導入過程標準(RIPS)」,協會以此為基準,進一步地希望能夠達到人材養成的標準化。有好的SIer也會使得機器人的銷售變好。身為製造商團體的日本機器人工業會也會為此拼命的吧!
 
—未來的展望
 
希望5年後實現「區域提攜」、10年後「地方提攜」,20年後是「海外提攜」,協會的力量也要加以充實。系統整合SIer是富有地方性的產業,從地方蘊育而生,當然也希望帶動地方產業。因此將日本國內分為幾個地方單位來做提攜,未來進一步不只是在日本,也希望能夠將SIer推廣到海外。這不只是單純的願望,對於有出口貿易的日本製造業來說,也是有貢獻的意義的必要性。
 
(芳賀 崇)資料來源:月刊生產財marketing,2019.2,頁A-42~A-43
 
4 工具機製造商也加入
 
高松機械工業/豐和工業/津田駒工業
工具機‧機器的開發
 
目標市場是各行各業
 
系統整合(SIer)也成為工具機和設備製造商的新業務而備受關注。工具機和機器人都結合使用機床和外圍設備,並且需要機械和電氣兩方面的技術。對於曾經將機器人組裝到自家機床中並將其出售的製造商而言,SIer行業的進入門檻並不高。產業用機器人被應用的範圍很廣泛,但是利用工具機和設備製造商本身的優勢,會瞄準什麼樣的市場?我們訪問了近年進軍市場的三家公司。
 
翻譯/蔡正峰 大阪臺灣機械服務中心
 
食品和農業等也是目標
 
高松機械工業株式會社成立機器人工程課,並於2016年4月開始從事機器人SIer業務。過去可以在訂單生產線中使用機器人,亦或是提供結合了自家機床與機器人的配套組合。機器人工程部門僅純粹為各種行業提供SIer的機器人系統,而不是機床業務的一部分。
 
高松宗一郎社長表示,「毫無疑問的,今後對於SIer的需求會有所增長。工具機和機器人都需要機械和電氣知識,基礎技術也很接近。」
 
除了可以利用其金屬加工的優勢外,它還計劃向食品和農業領域提出機器人系統。該公司為此新事業製造出大蒜削皮機和銀杏切殼機,有助於該領域在節省人力部分做出貢獻。我們為這些行業提出機器人系統。由於食品和農業的企業沒有相關生產技術部門,因此SIer的存在對於構建機器人系統是不可或缺的。
 
高松社長表示,「將來,我們希望結合我們的專業知識來開發包裝系統等。目前的課題是確保足夠的人才。值得慶幸的是,工具機正在蓬勃發展,卻也因此我們無法將人員從工程機械部門轉移到機器人系統工程部門。目前可以處理的案件數量有限。」
 
提供完整生產線
 
生產工具機和機械夾頭的豊和工業株式會社也進入了SIer行業。在內部檢討新業務後,認為SIer能夠發揮其優勢。首先,以金屬加工生產線為目標。塚本高廣社長表示,「大多數SIer規模小,很少有公司能夠獨自建構出完整的生產線。我們可以將工具機、機器人和裝載機一併作為生產系統提供給客戶。」
 
我們在前年秋季接到大型案件,並於去年7月交付,穩定地累積訂單的業績。在去年1 1 月舉行的「第29屆日本國際工具機展覽會(JIMTOF2018)」上,展示了一種機器人系統,不僅可以替換工件,還可以替換夾具。更換夾具後,可以夾緊主要工作物件,並自動進行擺動的測量。
 
塚本社長表示,「進行工具機和夾具的操作時,我們可以改進機器和夾具以適應機器人的工作,並優化整個系統。若是僅有機器人是無法單獨完成的,這是很大的優勢。」起初我們從熟悉的金屬加工生產線開始,不過遲早也會計劃使用視覺傳感器進行裝配過程。
 
20年目標是4億日元
 
津田駒工業也以「TRI(津田駒機器人整合)」的品牌開始SIer事業。2017年開始營業,2018年1月正式宣布進軍市場。
 
雖然最終會看到食品工業等,但首先目標是金屬加工。機器人在汽車工業中的應用已經擴大,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開發汽車以外的金屬加工領域。
 
大森充董事表示,「我們公司生產圓形機床和鉗式機床等設備,而子公司的共和電機工業(金澤市、竹鼻達夫社長)則是製造自動搬運裝置。整體而言,金屬加工的機器人系統所必備的外圍設備相當多」。
 
在2018年的JIMTOF展會上,我們展出了一個機器人系統,它不僅可以進行單機的工作交換,也能運行夾具的換置或是鉗具合併的操作。也有對每個外圍設備的動力進行控制方法,但在該公司的系統中,機器人鎖緊螺栓並像人一樣操作手動夾具。儘管有著許多的功能,卻只經由簡單的配置即可實現。
 
大森充董事表示,「因為只有10人左右的小團隊在做SIer事業,所以無法完成很多案件,但是已經在18年內實現了1億日元的銷售額。現在的目標是在20年內達到4億日元的銷售額」。
 
(根勇也)資料來源:月刊生產財marketing,2019.2,頁A-50~A-51。
 
 
產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