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力市場看VR與AR 國貿局 2020-02-24 10:30:36 加入我的收藏
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藉著視覺裝備把人帶進虛擬境界,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藉著視覺裝備把人帶進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境界,都是了不起的創意與發明,戲劇化的效果引人入勝,但發明之初的裝備複雜與昂貴,僅能在用實驗室,笨重的頭盔連上很多線,室內又要布置,所以沉寂了一陣子。現在裝備簡化多了,戴一個黑眼罩目視鏡 (Headset) 或眼鏡,就能進入虛擬境界,加上資訊技術的普遍進展,大家對VR 與AR漸漸找到出路,而人力市場的表現更為明顯。
 
位於舊金山的跨國人力仲介機構Hired,公布了2020年軟體工程師狀況報告,從2018 年到2019年間,公司徵求軟體工程師的類別,AR/VR出乎意料的暴增了1,400%,另外像遊戲、與電腦視訊,同樣增加了146%,搜尋增加了137%,機器學習增加了89%。前幾年最熱門的區塊鍊,僅增加了9%,而一年前卻增加了517%。現有軟體工程師中,四分之三說未來五年AR/VR會快速增長,有一半說AR/VR是他們想學習的前三項技術之一。
 
Hired的資料,是從1,000家公司、420,000次面試、將近10萬求職人整理的結果,有市場的代表性,也反應在一些大型數位公司的動作。傳說蘋果會在2023年推出自己的AR 目視鏡,馬克祖克柏認為AR在十年會全面爆發,臉書因此投下重資,在網站徵才3,000 個AR/VR職位,而蘋果、亞瑪遜、微軟、Google加起來也都徵才上千個AR/VR 的職位。
 
坐在一台速度快、畫面清晰電腦前面打電動遊戲,對年輕甚至一些成年人都是一種享受。但如果進一級,戴上目視鏡,再穿上有觸覺的衣服,手拿著槍跟「敵人」打仗,隨著「戰場」的情況身體隨意移動,敵人的「子彈」打到身上會有真實的「中彈」感覺。這就是下一階段普及的VR電動遊戲,趣味自不待言。為什麼是下一階段?因為現在不便宜,以Teslasuit觸覺衣為例,從1,500到2,750美元,目視鏡從500到800美元。
 
Google的地圖為大家常用,但對步行的人用手機來找路就不方便,去年增加了一個走路人的功能,叫Live View,把街景與地圖合在一起,走路的人在地圖上找到目的地按一下扭,街景就會透過手機的相機出現在手機畫面,與地圖結合在一起,並以箭頭指引走的方向。IKEA Place也是類似的一個AR App,打開手機照相機,對著缺一張椅子的牆,IKEA店裡的椅子就一張接一張的「放到」牆前,讓你選擇。
 
噴射機的引擎結構複雜,維護與修理都需要相當的訓練,隨著AR的技術進展,航空公司漸漸與AR技術結合,把引擎一步一步拆開,從外層拆到內層,讓新進的維護人員戴上目視鏡,徹底瞭解引擎每一個零件的位置與組合結構,以後維修的時候再遇到不明確的地方,戴上目視鏡再看一次。微軟用Hololens與空中巴士及日航合作,中國大陸的聯想也發展DaysAR星辰目視鏡,協助航空公司維修飛機引擎。
 
現在看起來,VR偏重遊戲,而AR注重實用,可從生活中的地圖、到修護飛機引擎。數位公司把VR看做是一扇通到AR的大門,讓VR的領域擴大到AR。根據Clarivate Analytics的Derwent資料,2019年全球有7,000個AR/VR的發明獲得專利,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而過去15年間到2017年為止,AR/VR的發明以微軟最多,有745件,其次為三星652件,華為515件,臉書501件,但這沒有包括最近兩年的成長。
 
軟體工程種類繁多,市場過高的AR/VR需求無法滿足,Hired瞭解到很多軟體工程師開始自我學習,彌補學校的不足,因為AR/VR已成為他們僅次於機器學習最想介入的領域。俄亥俄州立大學電腦教授Stuart Zweben認為,電腦科系畢業生應有基本技術應付 AR/VR的開發,但Hired的資料顯示,很多AR/VR職位還需要資料庫技術,或特定語言的編碼技術,如 React、C++、Java、SQL,不是每一電腦科系畢業生都可立即上手的。
 
市場調查機構IDC預估今年的AR/VR市場為190億美元,比去年預估的成長79%,包括個人與企業購買的VR/AR裝備與服務,由商業機構帶頭,用在保安、投資服務、與銀行業務。以一個技術類別來說,190億美元算少的,以機器人與無人機為例,IDC就預估1,270億美元的市場。現在各數位公司強力推動,招兵買馬,AR/VR能否成為氣候,只有時間能證明了。
 
幾十年前電腦剛開始盛行,就有人提出無電腦時代,無電腦不是不要電腦,是看不見電腦但到處都是電腦,我們現在就是這個時代,千萬個電腦隱藏在暗處我們看不見,電腦卻看得見我們。如果有這一天,不必用複雜的裝備戴上黑眼罩就能體驗AR/VR,隨時隨地都能享受虛實,那才是真的把我們的生活帶進嶄新的紀元。
 
https://www.worldjournal.com/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其他訊息 more...
資源訊息
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