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機械-瑞士篇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機械資訊 2020-08-25 14:59:13 加入我的收藏
機械資訊 762
文/王正青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會務總顧問
 
機械工業的範圍包括:廣義的機械工業和狹義的機械工業。廣義的機械工業包括一般機械、電子電機、運輸工具、精密儀器業等。狹義的機械工業通常指機械設備業,在瑞士和德國機械設備業英文是Mechanical Engineering,在日本稱一般機械業為General Machinery。 
 
全球最佳的機械強國代表是德國、美國、日本等,而瑞士則是中小型國家,最具代表性的機械典範,也是全球中小型國家要學習和追趕的榜樣。
 
德國的人口8,279萬人,國民所得47,450美元/人年。瑞士人口857萬人,國民所得83,580美元/人年,排名全球第一,瑞士的國民所得約為德國1.8倍,也就是要生產高品質和高附加價值產品。瑞士的人口約為台灣的36%,而瑞士的機械設備出口額與台灣相近,表示瑞士的機械價格和附加價值都很高。瑞士廣義機械業2018年出口額697億瑞士法郎,其中歐洲占61%,亞洲占20%,北美洲占13%,其他市場占6%左右。
 
1. 瑞士廣義機械工業占製造業比重
 
廣義機械工業是先進國家最重要的產業。依據德國、瑞士、日本等先進國家的資料,廣義的機械業占整體製造業一半左右。瑞士自十六世紀開始,就是歐洲的鐘錶、珠寶首飾的重要生產基地,因此培養很多精密加工的技術專業人員。這也是瑞士能夠成為全球機械及精密儀器的強國。目前居全球品牌排名前茅的瑞士廠商,在鐘錶、珠寶業知名廠商有勞力士、歐米茄等。
 
瑞士製造業的資料顯示,瑞士最大的產業公會,就是SWISSMEM 瑞士的機電公會。Swissmem的全名為the Swiss association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dustries (MEM industries)。瑞士MEM重點工作在整合瑞士廣義機械業的產業鏈力量,另一重點工作在培訓專業技術人才,並在公會架構內成立技術學院(Swissmem Academy)執行專業知識和人才培訓等。
 
瑞士SWISSMEM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廣義機械業出口697億瑞士法郎,其中金屬製品業出口144億瑞士法郎,占20.6%。機械業出口221億瑞士法郎,占31.8%。電子電機業出口114億瑞士法郎,占16.3%。車輛業50億瑞士法郎,占7.2%。精密儀器業168億瑞士法郎,占24.1%。廣義機械工業合計出口697億瑞士法郎,可占瑞士全部出口30%。瑞士廣義機械工業統計資料詳如表1。
 
2. 瑞士機械設備業的代表性指標
 
機械設備工業是先進國家最重要的產業,依據德國、瑞士等先進國家的資料,機械設備業占整體製造業一成左右。機械設備業必須支援國家全體製造業,更重要的是支援國防工業,國家的生產事業仰賴機械設備業來提升競爭力,自主的國防工業,也需要國家優良機械設備的支援等。
 
機械設備業的特色就是投資大、回收慢、高技術人才等,機械設備業才是真正的資本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的產業,而且機械設備業必是擁有眾多的中小企業,在瑞士有很多的機械設備都是中小企業,以 業技術來支援國防航太、精密儀器、精密鐘錶珠寶等產業的發展。由於機械設備業有較多的中小企業,產業資料統計困難,但是瑞士機械公會SWISSMEM組織力量強大,可以負責執行產業的生產統計數據調查等。
 
瑞士的機械設備業是工程技術人才、生產力最高的產業。在機械企業家數、雇用員工、企業營收、人員生產力、生產總值、出口等均排列全球前茅,也是全球具有代表性的機械設備業,而且機械設備業擁有眾多的中小企業,在瑞士是擁有很多的隱形冠軍的產業。
 
2018年瑞士的機械業,企業家數2,987家,產業總營收879億瑞士法郎,雇用員工31.8萬人,員工生產力276,200瑞士法郎/人年。總生產值879億瑞士法郎,總出口697億瑞士法郎,國內銷售182億瑞士法郎,出口占生產比重高達79%,內需市場約占21%。瑞士機械業各代表性指標,詳如表2。
 
2018年瑞士的廣義機械工業,估算產業總營收879億瑞士法郎,大約占製造業的30%。而其中機械設備業約占製造業比重9%。機械設備代表性產品,例如:工具機、流體機械、汽輪機、造紙印刷機械、食品包裝機械、空調機械、辦公室機械、紡織機械、運搬機械、家用機械等十大代表產品,當年占機械設備約70%。
 
3. 瑞士機械設備業代表性產品
 
機械設備工業是先進國家最重要的產業。依據德國、瑞士等先進國家的資料,機械設備業是支撐國家整體製造業的基礎,國家的生產事業仰賴機械設備業來提升競爭力。瑞士的機械設備業可大分類成20餘種產品,中分類百餘種產品,細分類幾千種產品等。
 
瑞士機械設備業代表性產業,例如:工具機、流體機械、汽輪機、造紙印刷機械、食品包裝機械、空調機械、辦公室機械、紡織機械、運搬機械、家用機械等十大代表產業,約可以占出口額七成左右。
 
另外塑橡膠機械、熱處理設備、焊接機械、機器人和自動化、精密刀具工具、檢驗測試設備等,都具有代表性。
 
4. 瑞士機械設備業產銷和全球前茅的項目
 
機械設備業必須要支援國家全體製造業,國家的生產事業仰賴機械設備業來提升競爭力,瑞士的機械設備業可大分類成20餘種產品,目前各項產品的生產情況如下。 
 
瑞士的廣義機械產業,依據瑞士機械公會SWISSMEM在2018年調查生產總額達到879億瑞士法郎。代表性出口產品依序是工具機、流體機械、汽輪機、造紙印刷機械、空調設備、精密儀器、電子電機等,前七大合計 出口393億瑞士法郎,可占當年全部廣義機械出口值一半以上。 
 
依據德國VDMA對瑞士機械公會SWISSMEM的評估,在2016年機械設備全球貿易,瑞士在造紙機械占全球貿易僅次於德義中等國家,排名全球第四名。包裝機械設備貿易僅次於德義中美等國家,紡織機械貿易僅次於中德日義等國家,這二項排名全球出口第五。瑞士在工具機出口占全球貿易,僅次於德日中義台等國家,汽輪機占全球貿易,僅次于美德義日英等國家,這二項排名全球出口第六。 
 
瑞士機械設備在全球貿易,頗具代表性的是高端和精密機械設備,2018年廣義機械營業額879億瑞士法郎。另依德國VDMA評估2016年全球機械設備出口,瑞士排名第13名,次於歐美日等先進國家。 
 
5. 瑞士機械企業規模和人力結構
 
瑞士的機械產業貴在精密性、特殊性、客製化等,源自於珠寶、鐘錶等產業的精密加工、客製化服務等。家族企業的經營模式,創造出很多的中小企業,家族技術的發展和傳承,凝聚更好的共識。 
 
瑞士機械公會SWISSMEM會員家數約三千家,依據會員僱用員工規模,區分成大中小型的企業規模。小型企業僱用員工在百人以下,中型企業的員工在五百人以下,大型企業集團的員工人數在五百人以上。大型集團企業占不到3%,而中小企業可以占到97%以上。 
 
瑞士機械公會2001年調查約三千家會員廠商的統計數據,小型企業僱用員工在百人以下,其中五十人以下1,586家占53.1%,五十人以上百人以下689家占23.1%,小型企業合計占76.2%。中型企業僱用員工五百人以下,其中兩百人以下405家占13.5%,兩百人以上五百人以下229家占7.7%,中型企業合計占21.2%。大型集團企業僱用員工五百人以上,合計有78家占2.6%。瑞士廣義機械廠商規模統計分析表,詳如表3。 
 
瑞士機械設備業2015年廠商家數為2,259家,分析會員廠商規模結構,微型企業員工在50人以下占71%,小型企業員工在100人以下占21%,中型企業100人以上到500人占7%,大型企業員工五百人以上僅占1.4%。 
 
瑞士是全球勞動成本最高的國家,依瑞士機械公會Swissmem 的統計資料,瑞士製造業勞動成本全球排名第一,每小時合計工資超過50歐元,與機械先進國家相比,德國的勞動成本僅約為瑞士的八成,而日本勞動成本則不到瑞士的一半。 
 
瑞士機械產業公司的人員結構,真正用於生產和組裝的人力,逐年減少,大約僅占全部員工四成多一點。而用於總務、財務、行政支援的人力,大約在一成六左右。用於市場行銷、行銷工程師、市場開發、訓練等人力,大約在15%左右。另研發、資訊、技術支援等人力,大約在25%左右。也就是生產工作的員工占比例已經大幅下降至一半以下了。瑞士機械企業人力結構分析,詳如表4。 
 
6.瑞士機械設備業的研發、人才培育和工業4.0
 
瑞士的國民所得是德國的1.8倍,德國已經是全球最強的機械產業,但是瑞士產品的附加價值比德國產品更高,也就是瑞士國民所得較好的原因。 
 
瑞士產業在研究發展方面,投入最大的是機械工業和化學製藥產業,兩大產業的總投入研發經費和人力,可占全瑞士的三分之二的資源。瑞士機械工業2012年投入研發經費達到40.8億瑞士法郎,占其營收約6%。當年投入研發人力達到19,199人年,平均每人年達21萬瑞士法郎,研發人力可占全部員工的6%,在全球排名居前。 
 
依據瑞士Swissmem統計資料,2012年瑞士總投入研發經費達到128億瑞士法郎,排名第一化工製藥產業占34%,達到43.8億瑞士法郎。第二名機械工業占32%,達到40.8億瑞士法郎。研發投入的人力達到47,750人年,排名第一是機械工業占40%,達19,199人年,也就是在瑞士最多的研發人才是機械工程。有關瑞士機械工業研發統計分析,詳如表5。 
 
瑞士在人才培育方面居於全球領先地位,基本的人才如機械工程師、設計工程師、自動化工程師等。由於機械設備的銷售不同於消費性產品如:汽車、家電、電腦、手機等,多重視企業形象和市場占有率等,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機械的行銷策略是專業人士,銷售要點是技術支援和售前售後服務等,也就是行銷必須具備技術能力,才能獲得買家的下單,瑞士機械業培訓很多銷售工程師,以協助企業產品的銷售。另外資訊時代,資訊和機械工程人員必須具備跨領域的合作關係,才能真正提升企業競爭力。 
 
瑞士機械公會Swissmem的人才培訓成效良好,2015年共培訓7,943人,其中新進人員2,171人占27%,另外則是各會員企業人員的培訓。依培訓的專業能力,排名第一機械工程人員2,849人,占全部35.9%。第二是自動化工程人員1,401人,占17.6%。第三是企業管理人員1,392人,占17.5%。依序是工程設計人員1,221人,電子工程人員780人,整廠工程人員300人等。有關瑞士機械工業人才培訓統計資料,詳如表6。 
 
● LCA公司是客戶精益訂製自動化和工業4.0專家 
 
LCA Lean customized Automation AG為企業提供從工程到施工、製造、安裝和服務的全過程。作為開發和製造特種設備的創新專家,為汽車和運輸行業,食品和醫療行業以及其他各個行業的國際OEM客戶提供服務。不斷發展的軟體部門為控制工廠和系統提供智能解決方案。LCA公司認為工業4.0必須變得容易,而非變得更為複雜。 
 
LCA憑藉多年的經驗,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以及在公司所在地集中提供的服務,可以迅速、高效、可靠地導入自動化,來達成極其困難的任務。LCA在世界各地的專用機械,將工業4.0逐步引入其運營中,重要的是要在LCA專家面前,落實的協助客戶實施工業4.0的決定。LCA公司曾經有過建造機器的願景,這些機器將使LCA能夠遠程監視機器的狀況並傳輸結果數據,在某種程度上,這種聯網和分析在此之前是可行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在數位領域,LCA現在更容易做到這一點。
 
● LCA認為推動工業4.0重點如下: 
(1) 希望在工業4.0領域取得成功的公司,企業必備的遠見、目標和資源投入
(2) 推動工業4.0的企業員工,在成功實現向數位化轉型方面,必須加強數位學習
(3) 客戶看到的挑戰,工業4.0目標達成
(4) 企業的資訊安全和提供精確資訊
(5) 企業人員再教育和新進人員培訓
 
7. 瑞士2018年廣義機械出口市場
 
瑞士廣義機械業2018年出口額697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長4.4%。其中出口歐洲約占61%,亞洲占20%,北美洲占13%,其他市場約占6%左右。 
 
瑞士機械2018年出口市場,德國排名第一出口值184億瑞士法郎,占全部出口的26.5%,較上年同期成長3.8%。美國排名第二出口值94.4億瑞士法郎,占出口額13.6%,較上年同期成長9.5%。中國大陸排名第三出口值42.0億美元,占出口額6.0%,較上年同期成長8.3%。 
 
其他餘依序是出口法國40.3億美元,占5.8%。出口義大利33.6億瑞士法郎,占4.8%。荷蘭出口25.3億瑞士法郎,占3.6%。出口英國25.2億瑞士法郎,奧地利22.4億瑞士法郎,日本15.1億瑞士法郎,波蘭13.6億瑞士法郎,比利時13.3億瑞士法郎,西班牙11.3億瑞士法郎等。前12大出口市場可占瑞士出口七成以上。瑞士廣義機械出口國家別統計分析,詳如表7。 
 
8. 瑞士2018年機械設備業出口項目
 
瑞士執世界精密機械設備的牛耳,瑞士人口是德國10%,機械出口是德國9%。瑞士機械2018年出口額221億瑞士法郎,是近年最佳出口紀錄。 
 
機械設備工業是先進國家最重要的產業。依據美國、歐盟等先進國家的資料,機械設備業是支撐國家整體製造業的基礎。瑞士機械設備出口強項,在工具機、流體機械、汽輪機、造紙印刷機械、空調加熱設備、精密刀具工具、精密儀器等。 
 
瑞士的機械設備業代表性產品項目,2018年出口額221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長4.5%。代表性產品排名第一工具機出口額45.2億瑞士法郎,占總出口20.4%,較上年增長14.0%。 
 
第二流體機械出口值20.9億瑞士法郎,占出口9.5%,較上年增長4.0%。第三汽輪機出口額19.8億瑞士法郎,占總出口9.0%,較上年減少11.6%。其他餘依序是:造紙印刷機械出口額13.4億瑞士法郎,占出口6.1%。空調設備出口額11.9億瑞士法郎,占出口5.4%。辦公室設備出口額8.9億瑞士法郎,占4.1%。運搬機械出口額8.5億瑞士法郎,紡織機械出口額8.2億瑞士法郎等,這8個產品,約可以占出口額6成以上。 
 
另外家用機械出口值7.6億瑞士法郎,包裝機械出口7.0億瑞士法郎,塑橡膠機械出口值6.7億瑞士法郎,食品機械出口5.4億瑞士法郎,焊接設備出口值5.5億瑞士法郎,其他如工具機另組件、精密工具刀具、精密儀器等,頗具有代表性。有關瑞士機械設備業各產品目出口額,詳如表8。 
 
9.綜論-瑞士機械設備業全球代表產品
 
瑞士在全球機械業名列前茅,瑞士是德國人口10%,而國民所得是德國的1.8倍,出口值是德國的9%。瑞士機械設備2018年出口額221億瑞士法郎,在歐美先進國家排名僅次於德國、美國、義大利、法國、英國等,其中特別的是出口歐洲占61%。 
 
瑞士的機械設備業代表性產品項目,2018年出口額221億瑞士法郎,較上年增長4.5%。代表性產品排名第一工具機出口額45.2億瑞士法郎,占總出口20.4%,較上年增長14.0%。第二流體機械出口值20.9億瑞士法郎,占出口9.5%,較上年增長4.0%。第三汽輪機出口額19.8億瑞士法郎,占總出口9.0%,較上年減少11.6%。餘依序是造紙印刷機械出口額13.4億瑞士法郎,占出口6.1%。空調設備出口額11.9億瑞士法郎,占出口5.4%。辦公室設備出口額8.9億瑞士法郎,占4.1%。運搬機械出口額8.5億瑞士法郎,紡織機械出口額8.2億瑞士法郎等,這8個產品,約可以占出口額6成以上。 
 
瑞士在全球機械設備業最強的應該是客製化服務,傳統上全世界競爭者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要求買跟對手相同型號的機械設備和完全相同的控制器,但是瑞士的客製化就是要讓競爭對手學不會。瑞士的系統整合居於全球最領先地位,特別的是在精確資訊和通訊領域,更是全球居於主導地位。瑞士的軟體在各設備領域已經是遠超過硬體。而未來的工業4.0,需要更多的軟體,來協助各製造業進入智慧製造的領域。預估全球未來的機械設備產品,硬體占成本將會下降至一半以下,而電子電機、控制器、軟體等可以占到一半以上。 
 
瑞士是全球精密機械設備業代表性的生產和出口國,特別的是在高端精密機械設備產業,瑞士的技術工程能力、技術人才、系統整合、軟體等,例如工具機、流體機械、汽輪機、機器人、造紙印刷機械、運搬機械、空調加熱設備、紡織機械等,多是居於全球領先的地位。瑞士人口是台灣36%,國民所得大約是台灣的4倍,2018年機械設備出口額為台灣80%。分析原因是瑞士生產 端機械,附加價值很 ,國民所得世界第一,值得台灣企業學習。 
 
傳統產業用機械設備由於文化、飲食習慣等,瑞士、德國存在非常密切的關係,以歐洲為主,如食品包裝、製藥產業、化學工業、塑橡膠加工、紡織品服裝加工等產業用機械設備,明顯的是瑞士可以與德國並駕齊驅,分析主要原因是瑞士、德國和歐洲是這類生產企業的源頭,而歐洲主導的傳統產業,主要的生產基地是在歐洲,而這些產業用設備,更適合在瑞士、德國研發。 
 
第一次產業革命,人就開始學習操控機械設備,這樣的時代即將過去,現在工業4.0的智慧製造,採用軟體操控設備正在快速發展,在不久的未來,採用AI來促進機械設備提升操控功能,即將到來。瑞士在機械設備用軟體方面,已經領先其他各先進機械設備生產國家,瑞士的機械設備用軟體也是歐美日先進國家,要急起直追的最強競爭對手。 
 
 
原文連結http://www.tami.org.tw/print/762/762_04.html
 
其他訊息 more...
資源訊息
活動訊息
產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