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邁向新時代 既是機會 也是挑戰 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機械資訊 2020-03-25 10:22:02 加入我的收藏
 
機械資訊 757
文/黃茹鈺
銳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2019年企業在嚴峻的挑戰下戰戰兢兢、小心翼翼渡過,反倒像是一個緩衝期讓大家有時間可以稍微停下腳步好好思考下一步應該怎麼走。
 
但是面對未知的未來充滿著困難與挑戰,該採取什麼對策?過去,當經濟蕭條的時候企業會以:開源、節流、縮編⋯⋯來渡過,在此次中美貿易戰未明朗之前,大多企業依然秉持此一觀念進行觀望。但是以現今的環境來看,如果當大部分人的都這樣做的時候反而需要作一些不一樣的事情。畢竟「走老路,只能到達老地方」。
 
著眼於此,政府以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議題發展出為期5年的機上盒(Smart Machine Box,以下簡稱SMB)輔導計畫。
 
有鑑於傳統產業數位化能力不足,生產數據多以紙本記錄,仰賴人工操作,故需協助中小企業生產過程導入數位化並提升產能,於是訂定智慧機上盒輔導計畫,以協助國內機械與製造業導入設備聯網、生產管理可視化與智慧化應用,透過此計畫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SMB計劃可以視為是數位化的第一步。只要將小小的SMB裝設在業者廠房的機臺上,即能蒐集機臺的運轉資料,瞭解整座工廠運作情形,優化生產排程,提升產品質及可靠度,不必更換所有的機台,就可以達到管理升級的效果。
 
然而目前產業普遍存在新舊不一或不同廠牌的機台在廠內運行的狀況,如何讓SMB將機械間彼此聯網互動,舊設備需要靠系統整合廠商來協助,然而具備這樣能力的廠商在哪邊也是企業主所不知道的。
 
在聽到產業心聲後,政府透過多次與業者溝通的機會掌握業界需求,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導入智慧機上盒(SMB)輔導計畫,由想要走向智慧製造的受輔導廠商提出需求,再由取得經濟部工業局技術服務能量登錄合格資格的輔導單位提案,經審查通過後,最高可獲政府補助新台幣40萬元,SMB讓中小企業思考轉型的必要性,顯著的成效也代表這是相當「接地氣」的政策,SMB計劃讓許多中小企業可以輕易快速的擁有跨越數位化門檻的能力從工業2.0躍升到工業3.0。
 
小兵立大功 智慧機上盒協助企業推動產業數位化
 
過去業界對於政府的補助計畫不清楚其流程、分類……如何申請。此次SMB計畫由於是由具有經濟部工業局技術服務能量登錄合格資格的輔導單位來提案,也就是說由具有能力整合這些新舊不一或不同廠牌的機台的廠商來尋找需要受輔導的企業來共同推進。因此我個人認為這不僅僅是在推動中小企業的數位化轉型,也是在培植國內優秀的SI廠商,使其具有更強大的量能更宏觀的視野。台灣在軟實力上的精進也是國家競爭力的具體實現。
 
過去企業界普遍存在的心聲總覺得:補助計畫總是在錦上添花,給大企業在申請。然而此次SMB計畫恰恰是在協助小企業的最佳寫照。由於補助計畫都是需要有自籌款相配合,40萬對於初入門申請中小企業門檻剛剛好,由於這是一項讓業界以少成本投入,即能看見改變成效的計畫,以「小兵立大功」之姿獲業界讚許,是此次SMB計畫成功的主要因素。
 
當然因為有了SMB的計畫補助當我們在與業主訪談診斷的時候確實有增加不少的助益。不過也不乏有業主認為需要“確定補助”才願意投入產業升級的措施,否則寧可先觀望大環境的狀況再作決定的。
 
訪談診斷過程中也有的業主是因為聽說大家在作而覺得要作,並未將長期規畫、策略目標具體思考明確的也佔不少。
 
案例分享
 
銳鼎科技針對在2019年協助企業推進SMB或是企業數位化的過程中的一些成果提出並分享如下: 
2019年銳鼎輔導的產業有車輛零件製造業、金屬零件製造業、塑膠產品製造業、機械零件製造業等中小企業導入機聯網、推動生產可視化。目前有申請SMB計畫的企業目前大多處於交班之際,不論是一、二代在企業的經營上同樣遇到傳承與轉型的問題。 
 
整理以下幾個客戶案例在數位化以及數位化轉型過程的策略:
 
靖鎰企業(車輛零件製造業,30幾年)從過去的代工陸續朝轉型的路上開始規畫,目前則與美國的AutoMax公司簽署合作成為姐妹公司並於積極於北美市場進行開發客戶群,直接將銷售據點打進北美市場。
 
雅文塑膠(塑膠產品製造業,48年)則以供應鏈垂直整合策略來作轉型並在泰國成立「國際泰達有限公司(INTER KAPPA)」,就近提供客戶相關的產品及技術服務。
 
詠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金屬零件製造業,44年),因受全球產業分工、大陸崛起的變遷衝擊,經營上倍感壓力,但在經過多年的考察、評估所屬產業及產品交易及使用特性、資源應用之限制等綜合考量後,確定在台灣發展的策略外更因應全球競爭對手的威脅,採取除代理品牌外,並建立自有品牌之製造及銷售體系逐步擴展。
 
展泰聖(塑膠產品製造業,15年),主要客戶為歐洲著名傢俱品牌商,公司致力投資自動化生產設備來穩定生產品質以及提申產量,透過數位化管理流程、以及數位工具的運用,打造完整生產履歷提供客戶最佳服務,成為客戶指定的產品完整履歷供應商,與客戶達成緊密相依的關係,提供客戶最佳服務方案。
 
陞樺鋼鐵股份(金屬零件製造業,27年)的數位化轉型策略則是以:提供「客製化」的板金「加工與設計製造」,有別與其他競爭者希望以大量少樣的策略方法,不以殺價降價取勝,改以客製化區隔市場,以專精的技術提供獨特的加工與設計、製造的服務在價格上保有其優勢。
 
建立數位思維奠定數位轉型基礎
 
以雅文塑膠為例。陳秉豐總經理接班之時,面對一間老字號企業,欲做出變革及轉型,眼前肯定有不小挑戰,可首先要做的還是先從企業內部形塑開始。想要做到數位轉型,內部認知很重要,若無法統一內部認知往共同的路上前進,只是運用數位工具,充其量不過只是數位化。數位化雖然能有一定程度的便利,不過導入任何數位工具總會經歷陣痛期,要員工們心甘情願接受還是很有難度。
觀察陳總經理的執行方法:先從員工的思想著手,漸進式地透過教育訓練與溝通,分享目前遇到的困境與痛點,與員工說明如果透過數位化可以帶來的好處與改變,那麼企業應該就要往這個方向前進,並帶領員工前往有進行數位化導入的企業進行觀摩與學習,了解數位化工具是如何協助企業成長與發展,在藉由內部企業電子化系統導入,令員工們理解公司後續的每一步將會與數位息息相關,每一件事情都會與數位僅密不可分,一次又一次的向每位員工溝通,使其調整心態、接受改變,讓思想一點一滴的灌注每位員工的內心成為一種文化。 
 
陳總與我們分享他成功的心得:過去專注在專案的推進,都是自己很急,一路往前衝,回頭一看發現員工跟不上他的腳步,他又得回頭再推著員工前進,專案就這樣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很緩慢。現在他採取先觀察、洞察,發掘問題後先想對策,再跟員工溝通,說明他計畫中的未來的願景,讓員工分享如果要達到這樣有多少事情?有多少困難呢?而這些困難能不能有方法可以使其改善呢?藉由到處觀摩學習與不斷的溝通、教育訓練……從“人”先改變起,慢慢地員工們也真心體驗到他的心情後,大家一起坐下來研究該如何進行,「接著我就讓他們自己提出方案,我只要負責定案,大家就會自己動起來」,陳總經理這樣說。
 
數位轉型帶來結構性的轉變
 
另以靖鎰企業為例。卓志穎總經理則是在產品的品質上以及加工的程序上與員工充分進行溝通與聚焦來進行轉型計畫。靖鎰企業生產汽車底盤零件,汽車是與生命安全息息相關的產品,每一個小小螺絲釘都乘載著生命安全的責任不容小覷。
 
靖鎰企業的轉型策略是從資訊化開始再轉為數位化的。首先導入資訊化作業的觀念,把ERP、簽核、進銷存等系統,全部推進在靖鎰企業之中,緊接著在推進SMB機聯網的計畫,先讓所有員工的工作模式先與資訊化再到數位化使兩者作為密不可分。當員工運用數位的工具夠久,漸漸了解到數位工具所能帶來的好處,有些原本以為的不可能就會漸漸變為可能。
 
在此次SMB計畫推進過程中搭配著營運策略的轉型之下,該公司卓經理(業務)表示,日本新客戶第一次到工廠參訪後立刻指定下單給靖鎰。原因無他,只有在這樣完整縝密的品質追溯系統下製造的產品對於「安全」才能提供最佳的保證。
 
誠如:國權威研究與顧問諮詢(Gartner Inc)_傑出研究副總裁羅賽爾瓊斯(Andy Rowsell-Jones)指出:2019年是數位轉型年。 
 
全球數位轉型浪潮已經走進大規模數位化成熟期,如今企業都在面對數位化帶來的新商業模式變革。我們相信以上這幾家在2019領先投入數位化轉型的企業將在兩年拉開競爭差距。
 
數位化與數位化轉型不同
 
雖然數位轉型是重要的,但是許多人誤以為資訊化就是數位化轉型,也有更多的人認為數位化就是數位化轉型。
 
因為是轉型很難以一蹴可幾,通常需要幾年的時間。想要數位化轉型首先企業要先數位化,利用數位化的過程來思考如何利用合適的工具與架構,運用這些工具來改善痛點、不斷改善流程、強化競爭力,數位化轉型還要結合IoT、AI的發展趨勢,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在產品、業務、營運模式中擬定「轉型」策略方可達成,而SMB就是數位化的一項工具。
 
數位化是將我們所知悉的應用場景、資料、型態、內涵將其數位化。數位轉型則是必須從認知面、思想面、精神面、行為面、文化面這五個構面來下手,將其定為企業的戰略方針,目標計劃、行動方案才能將數位DNA根植入企業之中。
 
SMB計畫只是數位化的第一步。數位轉型不是轉用數位工具如此而已,「數位轉型」是經營者與管理者、執行者都需拉到相似水平程度,讓文化認同感進入人心,才有辦法建立共通語言與觀念,以上僅提供2019年銳鼎客戶的SMB數位化經驗,搭配客戶自身的轉型計畫推進的一些心得,期待可以拋磚引玉,讓更多的企業能有多一份的參考資訊。
 
 
原文連結http://www.tami.org.tw/print/757/757_01.html
 
產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