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業發展所需軟體技術探索臺灣軟體的發展機會 經濟部技術處 2020-09-16 09:59:55 加入我的收藏
發表日期:2020-09-16
作者:蘇俊宇(資策會)
 
摘要:
本文透過歸納國際評比機構的重點軟體技術,演繹及分析其發展脈絡之所需,以探索臺灣軟體產業的發展方向。
 
全文:
 
一、四大技術發展脈絡所帶來的產業變化
 
軟體產業發展數十年,隨著軟體技術的革新與需求的改變,資訊科技在應用場域的發展不斷地產生新的缺口。本文透過歸納國際評比機構的重點軟體技術,演繹及分析其發展脈絡之所需,以探索臺灣軟體產業的發展方向。而以下從四個軟體關鍵技術的演繹與產業應用情境的對照點切入,觀察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裝置(Devices)、雲端(Cloud)與信任科技(Trust Technology)等彼此間的交互作用,所帶來的數位新局。
 
二、軟體關鍵技術的演繹與產業應用情境的對照
 
根據軟體技術的發展以及新興應用情境的推陳出新,梳理出四個未來可能的技術演繹方向,分別為:
 
(一)無拘無束的雲、邊、物
 
透過雲端、邊際運算(Edge Computing)、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以及跨平台的技術的合作,以智慧製造為例:大幅提升製造效率能與產品品質的長足進步。由於機台與相關設備的智慧化,讓許多智慧物件能夠蒐集資料。大量的資料帶動更多運算力的需求。雲端架構成為運算力分配的重要核心,企業專屬的雲端配置能讓智慧工廠內的運算能力分配最佳化。而透過邊緣運算,加快了資料的處理與結果的產生。而因應企業不同的功能需求,亦帶動雲端架構的重塑以及運算伺服器的配置需求。以Amazon的AWS Snowball Edge為例:Snowball裝置具備內建儲存,以及特定AWS功能的運算能力,調配物聯網裝置與雲端之間運算能力的需求與配置。
 
(二)多重感知與超自動化的智慧服務
 
智慧裝置改變使用者與科技互動的體驗,透過精準的資料蒐集,提升服務的內容與品質。以運動品牌Nike為例:Nike在紐約開了一間以體感互動為主軸的旗艦店,顧客可以透過穿戴Nike的體感式運動用品在店內運動。根據顧客的動作,裝置會透過影片或是語音指引消費者如何提升其運動表現。智慧裝置的資料蒐集與資料呈現優化了人們在與科技互動的體驗,資料處理的模組化則讓超自動化的內容產出效率有所提升。
 
(三)虛實並進的資安防護
 
過往資訊科技安全、通訊安全以及裝置安全是資安領域發展的重要指標,但現今內容安全的重要性層級也不斷地被拉升。美國甚至將內容安全拉升到國安等級的層次,可見內容安全的重要性有別於以往。透過AI以及相關的內容分析技術的輔助並提升裝置的安全,以拓展資訊安全的守備範圍。Factmata是一間AI新創公司,其主要服務是運用人工智慧中的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解決日益嚴重的假新聞和錯誤資訊問題並建立人與機器共同協作的事實查核平台,提供使用者公開、透明地可解釋人工智慧為基礎的新聞過濾工具。
 
(四)高互動性與快速反應的開發體驗
 
由於智慧化開發的場域增加,讓研用同步的軟體開發概念得以落實。開發與維護的模組化讓更多人能夠開發與維護他們的軟體,讓軟體市場更加多元。而透過拖曳式涵式庫的使用、聲控程式撰寫以及即時功能預覽等互動開發技術,讓開發者的開發體驗有別於過往,提升開發者的效率並且降低開發的門檻,讓更多創意得以落實。Amazon提供AWS on DevOps的服務,透過提供企業AWS系列套裝工具建置屬於企業的軟體基礎架構。在這個架構上把企業「軟體化」,並持續地優化這套「企業軟體」。Amazon也指出:DevOps【Development與Operations的組合詞,是一種重視「軟體開發人員(Dev)」與「IT運維技術人員(Ops)」之間溝通合作的文化、運動或慣例】將成為伴隨企業文化成長的底蘊,任何企業都需要具備發展專屬軟體的能力。
 
三、臺灣軟體產業的發展機會
 
根據上述的技術演繹情境,綜整出四個可能發展的機會:
 
(一)拓展分散式運算服務的應用場域
 
由於雲端架構與分散式運算的普及,以及智慧製造、物聯網和線上服務的成熟,各產業對於資料存取的安全標準以及彈性化生產力配置的需求逐漸提升,需要能夠協調邊緣、雲端與物之間的軟體來解決兩兩之間的需求缺口。而在連線需求的增加情況底下,臺灣掌握有5G的關鍵零組件的生產製造以及網通設備的組裝代工。再加上臺灣近期5G系統正式開通,帶動相關網通產業的發展。讓規劃運算力的軟體需求撥雲見日,透過強化雲、邊、物之間的分散式處理能力,提供產業穩定的智慧發展根基。臺灣可以透過發展運算資源分配管理與資料的界接,透過優化伺服器運算能力的配置與優化資料在系統之間的轉換效率與使用效率,提升臺灣雲、邊、物軟體產業的發展價值。
 
(二)感知融合的數據最佳化應用
 
智慧裝置的成熟發展讓人們跟科技的互動更加頻繁,也模糊了科技與使用者之間的界線。加上服務型態改變,人們透過網路與智慧裝置獲得服務的比例也逐漸增高。各種線上教學、無接觸經濟以及智慧車輛等服務也都遍地開花,加速了人與機械融合的步調。臺灣為許多大廠代工智慧裝置,擁有純熟的製造經驗與精良的製造設備作為基礎。加上供應鏈的反應快速,更能針對特定服務生產出相對應的智慧裝置。透過感知融合技術處理裝置所蒐集的資料,產生輔助性的視覺與聽覺訊息。透過反覆地測試與修正,打造出最適合的軟硬體組合。臺灣可以透過發展深度資料分析與互動式資料呈現技術,透過智慧物件所蒐集的資料,輔以優化的運算能力與高效的分散式運算能力管理,萃取出資料中更多的潛藏意義以提高資料的利用價值。並在資料呈現上朝多元方式發展,降低人們與資料互動的隔閡與摩擦。
 
(三)打造虛實深度整合的雙C防護
 
戰爭的型態從過往傳統的實體戰爭,轉化為虛擬空間的意識戰爭。臺灣則是把5G、數位轉型和發展國安等級的資安產業列為臺灣的政策目標,加上臺灣擁有深厚的ICT產業實力、製造實力與資安技術發展能量,奠定臺灣在IoT安全議題與設備製造上的基礎與發展優勢。臺灣可以透過發展內容潛藏意識分析與裝置連網安全管理相關技術,透過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學習,萃取文字背後所隱含的可能偏頗意圖。並發展出相關的訊息查核與分析技術,讓偏頗訊息無所遁形,提升連線(Connection)與內容(Connection)的安全強度。
 
(四)智慧軟體開發輔助智慧場域
 
由於產業管理的型態改變,資訊技術系統導入造成許多應用場域的變革,也開創許多服務產業的新局。臺灣可以透過當前所有擁有的多元製造場域和服務場域,來提升智慧開發的基準度與普及度,藉由眾多的系統整合廠商在各領域與各系統之間的流暢界接奠定智慧軟體開發的基礎。臺灣可透過發展人機互動介面優化與機械效率提升的技術,透過技術的開發降低人們與機械或是開發工具之間的摩擦,拉近人們與科技的距離進而提升機械或工具的使用效率與產出成果。讓科技能夠滲透更多領域,亦帶動更多細節使用情境需求的軟體產業發展。
 
(本文作者為資策會MIC執行產業技術基磐研究與知識服務計畫產業分析師)
 
 
全文連結:https://www.moea.gov.tw/MNS/doit/industrytech/IndustryTech.aspx?menu_id=13545&it_id=325
 
其他訊息 more...
資源訊息
活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