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製造業數位轉型調查:電子業最積極、金屬和紡織業最保守 北美智權報 2020-10-15 10:23:12 加入我的收藏
北美智權報 270期
台灣製造業數位轉型調查:
電子業最積極、金屬和紡織業最保守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20年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與美中貿易局勢影響,徹底顛覆企業過往經營思維,也讓企業開始思索如何運用新興科技面對前所未見的經營課題,並化解危機為轉機甚至為商機。隨著雲端運算、巨量資料、物聯網、人工智慧或5G等科技快速進展,數位轉型也來到前所未有的轉捩點。
 

 
圖一、資策會產業情報所MIC研究總監謝佩芬分享台灣製造業數位轉型動向。
吳碧娥/攝影
 
資策會產業情報所MIC研究總監謝佩芬指出,MIC針對台灣電子業、金屬業、食品業、紡織業等製造業進行數位轉型問卷調查發現,多數產業最早進行數位化的優先理由為「方便營運管理」,食品業與紡織業亦有共同理由為掌握進銷存;而電子業與金屬業投入數位化則是相對重視減少人力、時間。
 

 
圖二、製造業投入數位化之理由
資料來源: 資策會MIC,2020年10月
 
整體而言,多數企業投入的數位化業務依序為「財務」、「業務銷售」,以及「生產製造」,由於這幾項業務性質重複性高、偏向流程作業,且投入數位化效益較為明顯,因此被列為數位化的優先項目。
 

 
圖三、製造業依序投入的數位化業務
資料來源: 資策會MIC,2020年10月
 
金屬與紡織產業數位轉型最保守
 
根據調查結果,製造業數位轉型仍有大幅進步空間,資訊部門主要工作還是停留在日常維運,製造業資訊部門協助企業的數位化業務以「流程」改善最多(34.8%)。整體製造業約有六成企業尚未規劃數位轉型,其中又以金屬業與紡織業在數位轉型相關規劃抱持較為保守的立場,尚未規劃的家數皆高達該產業的七成。
 

 
圖四、製造業數位轉型現況
資料來源: 資策會MIC,2020年10月
 
台灣數位轉型以內部營運為改善重點
 
謝佩芬指出,各產業將企業內部營運作為首要數位轉型目標,顧客關係經營則是其次;反倒是在商業模型造的部分,則是紡織業與食品業較其它產業積極;提高營運效率是企業布局數位轉型主因,期許營運效率獲得提升佔有35%;其次是為了增加營收跟淨利、企業欲減少人力,兩項原因總計也占了整體的三成。
 
為了因應數位轉型,企業有可能面臨組織調整,通常企業都會傾向透過小幅改變追求最大效益,組織若是採取設立新部門的途徑,通常都是公司欲發展全新業務而成立。但現實情況下,多數企業還是會以既有人員為基礎,再對外延攬適當人才,藉此達到改善內部營運效率的目標。
 

 
圖五、製造業因應數位轉型進行組織調整
資料來源: 資策會MIC,2020年10月
 
改善流程的智慧工廠與數位檢測較受重視
 
數位化轉型的策略包括智慧工廠、工安支援、製造服務化、數位檢測、AR/VR/MR現場支援。在製造業各產業中,只有電子業有超過半數業者思考採用五項數位策略。不論何種製造業,皆有志一同對「智慧工廠」和「數位檢測」採用意願較高,並且優先考量採用資安與巨量資料。
 

 
圖六、製造業數位化策略採用意願
資料來源: 資策會MIC,2020年10月
 
資策會產業情報所MIC產業分析師龔存宇指出,電子業的運算力與運算量逐年提升,2020年平均每座智慧工廠日流量達到1PB、平均每項雲端影音串流日流量750PB;再加上疫情推動了電子業的雲端市場需求,現在正是電子業進行數位轉型的轉捩點,供給端與需求端因疫情而逐漸成熟,重視數位轉型成為電子業共識,並從遠距上班初步嘗試數位轉型。
 
疫情下製造業數位轉型的挑戰
 
有七成以上製造業表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其中,影響比例最高的為紡織業,有92%受到影響。未規劃數位轉型的公司仍不為所動;但若已處於規劃或進行階段,仍會持續進行甚至提高數位轉型意願。
 

 
圖七、新冠肺炎對製造業數位轉型進展之影響
資料來源: 資策會MIC,2020年10月
 
製造業整體約有70%認為,只要維持現狀即可營運,說明製造業缺乏主動尋求突破的關鍵動機,以維持現況為重、成本考量為先。掌握技術的程度左右是否進行數位轉型,近半數企業面臨新興科技或是技術相關門檻。
 
製造業普遍認為,政府資源最有助數位轉型,其次為異業合作、與新創業者合作;業者也表示,最需要政府協助的是解決資金問題,還有人才培訓及顧問諮詢。
 
電子業「轉」去何方?
 
龔存宇觀察台灣電子業大廠的數位轉型,「優化營運導向」是企業數位轉型的理由,而數位化帶來最大的是內部效益,從「好做與好賺」以及「水平與垂直」之間取得最適合的平衡點。龔存宇也列舉了一些國際電子大廠數位轉型的例子,併購、成立新部門和組織調整,都是企業數位轉型可以運用的手段。
 
併購大廠:2015年Dell以670億美元收購儲存大廠EMC,寫下當年IT史上最大規模的併購案,包括EMC旗下虛擬化平台VMware、資料分析平台Pivotal、融合式架構平台VCE、雲端供應商Virtustream和資安部門RSA團隊都一併加入Dell,EMC在自己被Dell併購之前,也是靠著併購布局雲端基礎架構,再經由併購給Dell,兩家公司合併後的新公司名為Dell科技,Dell則從老牌PC轉變成為儲存、伺服器、雲端IT基礎架構與雲端虛擬管理軟體系統龍頭。
 
成立部門:大陸科技巨頭華為在2017年3月正式成立雲事業部門(BU),為了衝刺雲端和AI業務,在今年初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Cloud和AI產品與服務從原本的BU提升至事業群(BG)層級,Cloud和AI產品成為繼運營商BG、企業BG、消費者BG之後,華為的第四大BG,象徵華為的重視程度。
 
部門整併:為了發展「智慧設備」(智慧IoT+雲)業務,大陸個人電腦大廠聯想(Lenovo)2018年進行重大組織重整,整合原有個人電腦和智慧設備(PCSD)和移動業務集團(MBG)兩大業務集團,成立智慧設備集團(Intelligent Devices Group,簡稱IDG),加速技術融合,讓聯想的各類設備變得更加智慧和協同。
 
龔存宇認為,電子業的數位轉型比重將迎來拐點,電子業的數位轉型起步仍然艱難,新興技術仍需要時間,傳統文化衝突更是不得不跨過的門檻。謝佩芬指出,企業面對急遽變化的外在環境與備受挑戰的內在經營,須適切運用數位科技因應變局已是刻不容緩的關鍵課題。台灣製造業無論是面對數位化或是數位轉型,重點仍以提升營運效率為優先, 數位轉型講究一步一腳印,只要短期目標有進步,就是在轉型的旅程上。只是創新必定遭遇更多風險與不確定性,企業在毛利率與維繫組織規模前提下,改變並非易事,更需要政府從旁提供一臂之力。
 
參考資料:
2020/10/7,資策會產業情報所MIC「疫情新常態.啟動產業轉型力」,謝佩芬、龔存宇簡報資料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原文連結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dustry_Economy/IPNC_201014_0706.htm
 
「本文章經授權轉載自【北美智權報】」
 
其他訊息 more...
資源訊息
活動訊息
營運整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