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2020年購買力在歐洲排名居第28位
國貿局
2020-10-28 11:52:01
加入我的收藏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20.10.26 TVN24
根據GfK公司之歐洲2020年購買力報告指出,波蘭在歐洲的購買力方面排名第28位。波蘭人均購買力為7,143歐元(約3.3萬波幣),列支敦斯登為64,240歐元(約29.4萬波幣)居首位。歐洲平均購買力為13,894歐元(約6.4萬波幣)。根據該報告稱,,2019年波蘭人均購買力為7,589歐元(當時在歐洲排名第29位)。
波蘭各縣間差異很大,GfK指出,波蘭380個縣的購買力分配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只有17個縣人均購買力至少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20%,而有106個縣至少比全國平均水準低20%。第一名為華沙人均購買力為12,120歐元(約55.5萬波幣)。波蘭居民的消費及儲蓄支出比波蘭的平均水準多約70%。排名的另一端是szyd _oiecki區,那裡的人均購買力只有 4,721 歐元(約 21.6 萬波幣 )。這相當於波蘭平均水準的66%及歐洲平均水準的34%。平均而言,華沙居民擁有的財富幾乎是Szydíowecki區最富裕居民的2.6倍。今年Gliwice(9,111歐元-約4.2萬波幣)被提升為人均購買力最高的10大縣之一,取代Tychy,名列第九。
另歐洲購買力方面,據GfK報告稱,在2020年,歐洲人擁有約9.5萬億歐元。這相當於人均購買力為13,894歐元。今年的名義購買力下降約5.3%(與去年的更新值相比),這主要可歸因於COVID-19病毒的傳播及由此產生的經濟影響。列支敦斯登再次以人均購買力為 64,240 歐元在42個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比歐洲平均水準高出4.6倍以上。
瑞士及盧森堡就像去年一樣,其購買力排名前三名。根據這項研究,瑞士人均購買力為41,998歐元,是歐洲平均水準的3倍以上,而盧森堡的人均購買力為34,119歐元,是歐洲平均購買力的2.5倍以上。在前10名中所有其他國家人均購買力也遠高於歐洲平均水準,至少比歐洲平均水準高出50%。今年愛爾蘭以人均購買力21,030歐元進入前10名,排名第九,從而將芬蘭擠出前10名。據指出,列入調查的國家中有16個國家的人均購買力高於歐洲平均水準,有26個國家低於歐洲平均水準。烏克蘭以人均購買力1,703歐元排在最後。
在大流行的影響方面,今年GfK調查還包括COVID-19影響指數,該指標說明COVID-19大流行對個別歐洲國家的影響。它顯示歐洲國家因COVID-19的影響而遭受損失的程度,即該危機造成的私人家庭之間的財富損失差距。有人指出,列支敦斯登及瑞士是歐洲人均凈收入最高的國家,也是受危機影響最少的國家。在列支敦斯登,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比歐洲平均水準低85%左右,而在瑞士,比歐洲平均水準低74%左右。在購買力排名中排名第四及第五的冰島及挪威在COVID-19影響指數中表現差,分別比歐洲平均水準高出58%及63%。這兩個國家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衝擊尤其嚴重,特別是由於本國貨幣對歐元貶值。土耳其在42個國家中排名最後,其COVID-19影響指數是歐洲平均水準的2.8倍以上。
比歐洲平均水準更糟,正如地理行銷分析專家阿格涅什卡·斯拉斯卡-貝克所解釋的那樣,COVID-19影響指數也顯示此流行病對波蘭家庭收入水準的嚴重影響。
波蘭的指數為138,即購買潛力的減少比歐洲的平均水準高38%。不幸的是,她估計,第二波大流行可能會進一步擴大此數據下降。據她表示,波蘭此數據的下降規模因地區而異。根據事態發展,在最悲觀的情況下,預測下降規模在14.4%至23.7%之間。這意味著在一些縣的購買潛力可能下降多達四分之一。此假設是波蘭人的防疫隔離總共持續了4個月(春季為2個月,秋季為2個月),2021年12月將可望恢復疫情前的銷售水準。
此調查之購買力被理解為稅收及慈善捐贈納入考慮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查應指明給定年份每人的購買力水準,以歐元表示,並且此估計係為估計價值。GfK購買力研究基於名義的可支配收入,這些數據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該調查基於收入、稅收及社會福利的統計數據以及金融機構的預測。消費者使用他們的整體購買力來支付食品、住房、服務、能源、私人養老金及保險計畫等費用,以及假日、交通之消費者購買等其他費用。GfK公司之歐洲2020 購買力調查適用於 42 個歐洲國家。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資料來源:2020.10.26 TVN24
根據GfK公司之歐洲2020年購買力報告指出,波蘭在歐洲的購買力方面排名第28位。波蘭人均購買力為7,143歐元(約3.3萬波幣),列支敦斯登為64,240歐元(約29.4萬波幣)居首位。歐洲平均購買力為13,894歐元(約6.4萬波幣)。根據該報告稱,,2019年波蘭人均購買力為7,589歐元(當時在歐洲排名第29位)。
波蘭各縣間差異很大,GfK指出,波蘭380個縣的購買力分配存在較大差異。其中只有17個縣人均購買力至少比全國平均水準高出20%,而有106個縣至少比全國平均水準低20%。第一名為華沙人均購買力為12,120歐元(約55.5萬波幣)。波蘭居民的消費及儲蓄支出比波蘭的平均水準多約70%。排名的另一端是szyd _oiecki區,那裡的人均購買力只有 4,721 歐元(約 21.6 萬波幣 )。這相當於波蘭平均水準的66%及歐洲平均水準的34%。平均而言,華沙居民擁有的財富幾乎是Szydíowecki區最富裕居民的2.6倍。今年Gliwice(9,111歐元-約4.2萬波幣)被提升為人均購買力最高的10大縣之一,取代Tychy,名列第九。
另歐洲購買力方面,據GfK報告稱,在2020年,歐洲人擁有約9.5萬億歐元。這相當於人均購買力為13,894歐元。今年的名義購買力下降約5.3%(與去年的更新值相比),這主要可歸因於COVID-19病毒的傳播及由此產生的經濟影響。列支敦斯登再次以人均購買力為 64,240 歐元在42個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一,遠遠高於其他國家,比歐洲平均水準高出4.6倍以上。
瑞士及盧森堡就像去年一樣,其購買力排名前三名。根據這項研究,瑞士人均購買力為41,998歐元,是歐洲平均水準的3倍以上,而盧森堡的人均購買力為34,119歐元,是歐洲平均購買力的2.5倍以上。在前10名中所有其他國家人均購買力也遠高於歐洲平均水準,至少比歐洲平均水準高出50%。今年愛爾蘭以人均購買力21,030歐元進入前10名,排名第九,從而將芬蘭擠出前10名。據指出,列入調查的國家中有16個國家的人均購買力高於歐洲平均水準,有26個國家低於歐洲平均水準。烏克蘭以人均購買力1,703歐元排在最後。
在大流行的影響方面,今年GfK調查還包括COVID-19影響指數,該指標說明COVID-19大流行對個別歐洲國家的影響。它顯示歐洲國家因COVID-19的影響而遭受損失的程度,即該危機造成的私人家庭之間的財富損失差距。有人指出,列支敦斯登及瑞士是歐洲人均凈收入最高的國家,也是受危機影響最少的國家。在列支敦斯登,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比歐洲平均水準低85%左右,而在瑞士,比歐洲平均水準低74%左右。在購買力排名中排名第四及第五的冰島及挪威在COVID-19影響指數中表現差,分別比歐洲平均水準高出58%及63%。這兩個國家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的衝擊尤其嚴重,特別是由於本國貨幣對歐元貶值。土耳其在42個國家中排名最後,其COVID-19影響指數是歐洲平均水準的2.8倍以上。
比歐洲平均水準更糟,正如地理行銷分析專家阿格涅什卡·斯拉斯卡-貝克所解釋的那樣,COVID-19影響指數也顯示此流行病對波蘭家庭收入水準的嚴重影響。
波蘭的指數為138,即購買潛力的減少比歐洲的平均水準高38%。不幸的是,她估計,第二波大流行可能會進一步擴大此數據下降。據她表示,波蘭此數據的下降規模因地區而異。根據事態發展,在最悲觀的情況下,預測下降規模在14.4%至23.7%之間。這意味著在一些縣的購買潛力可能下降多達四分之一。此假設是波蘭人的防疫隔離總共持續了4個月(春季為2個月,秋季為2個月),2021年12月將可望恢復疫情前的銷售水準。
此調查之購買力被理解為稅收及慈善捐贈納入考慮後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調查應指明給定年份每人的購買力水準,以歐元表示,並且此估計係為估計價值。GfK購買力研究基於名義的可支配收入,這些數據沒有考慮到通貨膨脹。該調查基於收入、稅收及社會福利的統計數據以及金融機構的預測。消費者使用他們的整體購買力來支付食品、住房、服務、能源、私人養老金及保險計畫等費用,以及假日、交通之消費者購買等其他費用。GfK公司之歐洲2020 購買力調查適用於 42 個歐洲國家。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