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政府宣布將推動醫藥產業回流政策,賽諾菲公司率先響應 國貿局 2020-06-19 14:03:57 加入我的收藏
法國總統馬克洪於本(109)年6月14日發表全國性談話時,宣布將推動再工業化生產(reindustrialisation)的經濟發展模式,以達成經濟自主之最終目標。馬克洪總統於6月16日訪視法國製藥大廠賽諾菲(Sanofi)的Marcy-l'Etoile製造廠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突顯建立醫藥產業自主之重要性,政府將投入第一階段2億歐元資金資助研發中心及製造生產,並規劃於本年秋季挹注第二階段資金,以吸引醫藥產業回流。
 
馬克洪總統表示,政府續將公布吸引產業回流之具體政策,包括運用長期機制支持醫藥產業發展並建立產業韌性,以對抗中國及印度等全球競爭者(按中國及印度生產全歐洲藥品約4分之3的活性藥物成分)。渠表示,舉例來說,政府將協助賽諾菲將其乙醯胺酚 (Paracetamol,為鎮熱解痛藥物Doliprane主要成分)產線移回法國境內生產。
 
為回應政府政策,賽諾菲執行長Paul Hudson同日宣布5年內將投資6.1億歐元,其中4.9億歐元將用於建造位處Neuville-sur-Saone 之疫苗製造廠。倘未來真發生新的全球性傳染病,可望供應法國以至於全歐洲之疫苗採購需求。不同於目前一次僅製造1種疫苗之生產模式,新廠房可望同時生產3至4種不同之疫苗,並將創造200個就業機會,成為全球第3大疫苗製造廠。另外除生產部門外,賽諾菲亦規劃於Marcy-l'Etoile 建造新的研發中心。
 
賽諾菲Hudson執行長前於本年5月表示新冠病毒疫苗可能優先供貨美國而引發相關爭議。Hudson執行長事後澄清係因為美國政府為其疫苗研發計畫之重要資助者,並強調發表相關言論的目的是希望法國及歐洲意識到醫藥及疫苗供應鏈之重要性,並呼籲歐洲應效仿美國,建立專責醫藥研發、投資及管理戰略性醫藥物資之官方機構,如同「美國生物醫學先進研究開發局」(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BARDA)即在本次疫苗研發中扮演關鍵角色。
 
此外,本年6月初法國、義大利、德國及荷蘭四國組成「歐洲包容性疫苗聯盟」(Inclusive Vaccine Alliance,IVA),並宣布與英國藥廠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簽署協議,倘該公司順利完成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將向上述四國以成本價供應約4億劑的疫苗。另外,法國藥廠賽諾菲刻正進行兩種新冠肺炎疫苗研發工作,並英國藥廠葛蘭素史克(GSK)組成策略聯盟,法國政府亦表示正與前述策略聯盟針對未來疫苗之供應進行協商,並強調單一疫苗可能無法供應四個國家的整體需求。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