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報日本實施「特定技能」制度第一年農業領域外勞人數僅686人,不及當初規劃人數的10%
國貿局
2020-06-02 11:31:45
加入我的收藏

依據日本農業新聞本年5月30日報導辦理。
為擴大引進外勞,日本政府於去(2019)年4月修正出入國管理法,並設計允許外勞居留之「特定技能」制度(5年簽證,同一領域內可換工作)。據日本法務省入出國在留管理廳5月29日發布資料顯示,該制度實施1年後,利用該制度獲得居留之外國人共有3,987人,其中農業領域僅686人,不及當初規劃的10%。究其原因有:與相關國家聯繫無成果、申請手續繁雜、官廳審核作業遲緩及新冠病毒各國採取人員出入境管制等,因此如何簡化事務性手續等問題成為未來之急務。
依該廳資料,2020年3月底為止,「特定技能」居留之外國人數3,987人中,以越南2,613人為最多,其他依序為印尼456人,中國331人、菲律賓235人及緬甸216人。其中由技能實習生轉換者為3,663人,占9成以上,經考試合格者為281人。以適用該制度之14種產業別來看,食品飲料製造業最多,為1402人(占35%),其次為農業686人(占17%)。政府當初規劃制度時,原先預期農業第一年之「特定技能」外勞人數最多為7,300人,是適用該制度之14種業別中最多者,惟實際結果卻不及當初規劃之1成。另農業領域中,屬農耕者有541人,畜產為145人。
在農業領域中,共有37個道府縣採用「特定技能」外勞,其中茨城縣有70人、北海道67人、熊本縣66人、千葉及長崎各45人、沖繩39人、櫪木33人、愛知28人、福岡27人、群馬及長野各26人。另全國各地共有4,125個農協等申請為「登錄支援機關」,辦理「特定技能」外勞之出入國手續及提供生活上之照料工作。
日本政府設計之「特定技能」制度,原先規劃5年累計最多將引進34萬5,150名外勞,其中農業最多為3萬6,500人,雇用方式可採用直接或派遣方式。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為擴大引進外勞,日本政府於去(2019)年4月修正出入國管理法,並設計允許外勞居留之「特定技能」制度(5年簽證,同一領域內可換工作)。據日本法務省入出國在留管理廳5月29日發布資料顯示,該制度實施1年後,利用該制度獲得居留之外國人共有3,987人,其中農業領域僅686人,不及當初規劃的10%。究其原因有:與相關國家聯繫無成果、申請手續繁雜、官廳審核作業遲緩及新冠病毒各國採取人員出入境管制等,因此如何簡化事務性手續等問題成為未來之急務。
依該廳資料,2020年3月底為止,「特定技能」居留之外國人數3,987人中,以越南2,613人為最多,其他依序為印尼456人,中國331人、菲律賓235人及緬甸216人。其中由技能實習生轉換者為3,663人,占9成以上,經考試合格者為281人。以適用該制度之14種產業別來看,食品飲料製造業最多,為1402人(占35%),其次為農業686人(占17%)。政府當初規劃制度時,原先預期農業第一年之「特定技能」外勞人數最多為7,300人,是適用該制度之14種業別中最多者,惟實際結果卻不及當初規劃之1成。另農業領域中,屬農耕者有541人,畜產為145人。
在農業領域中,共有37個道府縣採用「特定技能」外勞,其中茨城縣有70人、北海道67人、熊本縣66人、千葉及長崎各45人、沖繩39人、櫪木33人、愛知28人、福岡27人、群馬及長野各26人。另全國各地共有4,125個農協等申請為「登錄支援機關」,辦理「特定技能」外勞之出入國手續及提供生活上之照料工作。
日本政府設計之「特定技能」制度,原先規劃5年累計最多將引進34萬5,150名外勞,其中農業最多為3萬6,500人,雇用方式可採用直接或派遣方式。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