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製造取代中國大陸供應鏈所面臨之挑戰 國貿局 2020-06-27 11:12:03 加入我的收藏
印媒「印度經貿政策觀察(TPT Bureau)」頃提出對印度製造取代中國大陸供應鏈之看法如次:
 
印度尚未準備好,替代中國大陸之全球製造地位:
中國大陸歷經30年積極發展全球工廠之製造業,亦跨國佈建其完整製造之供應鏈,印度在短時間內尚未準備好加以替代其地位。印度係全球電腦、手機、學名藥、有機化學品、太陽能、電動車等最大銷售市場之一,惟印度尚未能發展出核心製造事業,國內製造業所需的重要原料及關鍵零組件約有50%仍仰賴進口,印度製造業在供應鏈上,實際上仍停留於下游之組裝。印度70年以來,就自給自足自立之目標,不斷推出新口號及新政策,但淪於官僚體系主導政策,仍無法給予落實。
 
跨國企業在印度製造仍在於內需市場,尚未定位為國際生產基地:
依據日本野村投信公司(Nomura)報告指出,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間,計有56家跨國企業將製造生產事業移出中國大陸,決定布局國家依序為越南(26家);我國(11家);泰國(8家);印度(3家)。企業優先選擇布局之國家市場規模雖不如印度,但相對上擁有更友善之經商環境及落實產業升級及轉型法規制度。跨國企業之關切仍在於印度缺乏發展產業及技術之全面性及延續性方案及計畫,甚至政府制定政策後仍需向各個產業之利害關係人分別溝通,方可落實推動,上述即「在印度製造政策(Make in India)」所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印度與中國大陸間生產製造能力之落差:
以電動車生產為例即可觀察出印中生產製造存在之落差,印度數年來積極發展電動車產業,相較中國大陸在10年前已開始量產電動車,約2,000家中小型企業投入生產,每年約量產3,000萬輛電動機車;印度當時則僅年產約20萬輛,國內多數機車製造商仍不願轉型投入電動車之生產。中國大陸順利轉型生產,係當時領導人鄧小平由上而下的貫徹產業政策,亦投入8億人民幣資金全力建造863座燃料電池廠,提供技術及充足資金輔導中小企業投入電動車之生產。中國大陸自上游的稀土採礦及加工,發展電動控制器、直流馬達、微型斷電器、輪軸、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面板、充電站及儲電系統等產品成為主要生產製造基地;此外,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oration)於1990年代後在國內及南美洲地區積極投資稀土的挖礦及加工事業,對全球市場控制率達70%,並可生產蘋果iPhone及iPad所需之電池、太陽能電池、高階相機等產品,使印度更難以競爭,部分所需的原物料仍需依賴自中國大陸進口。
 
印度取代中國大陸成為世界工廠之契機:
美中貿易摩擦、Covid-19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大陸在全球的製造工廠地位,部分跨國企業可能慮及分散供應鏈風險,移轉布局中國大陸以外國家,印度認為吸引外資之契機,例如擁有與巴西人口相當之印度北部的Uttar Pradesh州已成立專案小組招攬該等跨國企業進駐;中央政府亦規劃相當於土地面積約盧森堡2倍之生產工業區供跨國企業進駐,並洽約1,000家美國跨國企業進行招商。美印商會(USIBC)表示,印度積極招商有助於美國企業前來印度布局,降低在中國大陸製造之比例。惟立即建立或移轉生產線及供應鏈仍有待解決問題,以及跨國企業自原物料至市場供應之基礎設施、物流、勞工等,係印度短期內無法與中國大陸競爭。在印度尚未能完全融入全球供應鏈前,以減稅、充足土地等投資誘因,應尚不足以吸引跨國企業忽略上述營運上風險布局印度。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