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媒報導歐洲新創發展落後於美國及亞洲
國貿局
2019-07-25 09:23:16
加入我的收藏

依據奧媒信使報本(108)年7月19日報導:雖然歐洲相較美國擁有更多研發人員及工程師,許多歐洲科技新創仍然前往美國發展。市值達到10億美元之成功新創企業被稱為「獨角獸」,如:奧地利克恩騰邦之影像基礎建設解決方案及雲端編碼服務提供者「Bitmovin」,該公司所需資金來源並非來自奧地利,而是美國矽谷。
奧地利工商總會(WKO)主席Mr. Harald Mahrer認為,歐洲在發展新創上仍有極大潛能,且2018年在歐洲流向新創之投資額達到歷史高峰230億美元,而美國及中國之新創市場成長速度卻更快,使歐洲在與美、中之競爭上落後;許多最佳技術被買下或是流向他國,長期不利於歐洲鞏固其商業據點之發展。
歐盟對此情形之擔憂漸長,歐盟官員指出,歐盟之弱點在:可投資於創業初期新創公司之風險資金(Risk Capital)不足,僅為美國(1,000億歐元)之1/5,而中國甚至是用國家資金投注於新創;歐盟爰透過「Horizon Europe」等計畫支持研發創新,在該計畫架構下之試點計畫「Enhanced EIC pilot」已起跑並提供68家歐洲新創及中小企業共1.2億歐元資金,獲補助者包含2家奧地利公司「Usound」(研發生產先進音效系統)及「Oroboros Instruments」(生技醫療技術)。另連結其他資金來源來支持新創,也非常重要,因為倘僅是一次性補助,難以讓新創公司營運穩定下來。
WKO駐洛杉磯商務代表Mr. Walter Koren指出,歐洲所面臨之問題不只是資金不足,尚需要一完整「生態系統」支持新創發展;渠認為「大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大學是推動知識發展之核心及驅動力。歐洲有許多頂尖科技大學,如維也納科技大學、格拉茲科技大學等,故應有極大發展潛能,惟在「知識商業化」之移轉能力不如美國,而癥結點在於「專利系統」;在美國之作法為:由大學持有專利,並透過授權金提供學生等使用「知識」,且企業與大學關係緊密,教授甚至投資新創,此種研發與商業間之緊密合作,提供新創成長發展之環境,歐洲在此方面之發展則相對緩慢。
2018年奧地利新創共獲得1.73億歐元之資金注入,比起2017年成長25%,其中部分股份由「加速器」持有。報導指出,此種「商業加速器」係指發掘新創公司潛力之大型企業,投注資金給予支持並與其合作,Google便是一持續尋找投資及合作標的之「加速器」。K商務代表指出,此種風氣在歐洲正在成長,惟相較於美國遠遠落後,倘要迎頭趕上,除需要更多風險資金(Risk Capital)外,還需要更多跨國之研發、創新及教育合作。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奧地利工商總會(WKO)主席Mr. Harald Mahrer認為,歐洲在發展新創上仍有極大潛能,且2018年在歐洲流向新創之投資額達到歷史高峰230億美元,而美國及中國之新創市場成長速度卻更快,使歐洲在與美、中之競爭上落後;許多最佳技術被買下或是流向他國,長期不利於歐洲鞏固其商業據點之發展。
歐盟對此情形之擔憂漸長,歐盟官員指出,歐盟之弱點在:可投資於創業初期新創公司之風險資金(Risk Capital)不足,僅為美國(1,000億歐元)之1/5,而中國甚至是用國家資金投注於新創;歐盟爰透過「Horizon Europe」等計畫支持研發創新,在該計畫架構下之試點計畫「Enhanced EIC pilot」已起跑並提供68家歐洲新創及中小企業共1.2億歐元資金,獲補助者包含2家奧地利公司「Usound」(研發生產先進音效系統)及「Oroboros Instruments」(生技醫療技術)。另連結其他資金來源來支持新創,也非常重要,因為倘僅是一次性補助,難以讓新創公司營運穩定下來。
WKO駐洛杉磯商務代表Mr. Walter Koren指出,歐洲所面臨之問題不只是資金不足,尚需要一完整「生態系統」支持新創發展;渠認為「大學」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因為大學是推動知識發展之核心及驅動力。歐洲有許多頂尖科技大學,如維也納科技大學、格拉茲科技大學等,故應有極大發展潛能,惟在「知識商業化」之移轉能力不如美國,而癥結點在於「專利系統」;在美國之作法為:由大學持有專利,並透過授權金提供學生等使用「知識」,且企業與大學關係緊密,教授甚至投資新創,此種研發與商業間之緊密合作,提供新創成長發展之環境,歐洲在此方面之發展則相對緩慢。
2018年奧地利新創共獲得1.73億歐元之資金注入,比起2017年成長25%,其中部分股份由「加速器」持有。報導指出,此種「商業加速器」係指發掘新創公司潛力之大型企業,投注資金給予支持並與其合作,Google便是一持續尋找投資及合作標的之「加速器」。K商務代表指出,此種風氣在歐洲正在成長,惟相較於美國遠遠落後,倘要迎頭趕上,除需要更多風險資金(Risk Capital)外,還需要更多跨國之研發、創新及教育合作。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