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州掀投資熱潮,重振「東南亞矽谷」聲威
國貿局
2020-02-06 11:01:14
加入我的收藏

隨著許多跨國企業逃離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使曾擁有「東南亞矽谷」之稱的馬來西亞檳城州(Penang State)重獲競爭優勢,掀起投資熱潮。過去18個月檳城州的外人直接投資額激增。
東益電子公司(Globetronic)執行長兼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電子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王合利(Heng Huck Lee)表示,對部分企業而言,中國大陸不再具有成本競爭力,使設廠或業務遷移的問題逐漸增加。東益電子公司主要業務為跨國企業設計及製造電子產品。
過去18個月,許多中國大陸製造商及美國企業都考慮搬遷或擴大在檳城州之製造設施。上(2019)年檳城州的外人直接投資額處於多年新高水準。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對商業有利,自關稅戰爆發以來,過去一年半的海外客戶訂單明顯增加,潛在客戶詢問也有所增加。由於關稅的緊迫性,在中國大陸有生產線的美國合作夥伴,甚至將部份業務移轉至東益電子公司在吉隆坡的第3工廠。本(2020)年馬國製造商可繼續獲得更多美中貿易戰外溢效應。
根據「投資檳城」(InvestPenang)機構資料顯示,2019年前9個月,檳城的外資投資額達120億馬幣(約合28.64億美元),較前(2018)年同期銳增4.6倍,並創造1萬5,013個就業機會。
檳城州近年獲得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與捷普科技(Jabil Circuit)以及英國全球30大醫療設備巨擘─「施樂輝」公司(Smith+Nephew)的投資。檳城「投資檳城」機構(InvestPenang)執行長呂麗蓮(Loo Lee Lian)表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和高進口關稅,促使不少企業將業務分散至其他區域,檳城州再次掀起投資熱潮。
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統計數據顯示,檳城州2019年前9個月製造業投資件數為113件,投資金額為132.58億馬幣(約合31.64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成長247%,創近10年來投資額新高;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120億馬幣(占該州總投資額90.51%);國內投資額為12.58億馬幣(占9.49%);主要投資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占總投資額之68%)以及科學與測量儀器(占18%);主要外資來源國為美國(占該州總投資額57%),其他依次為新加坡(15%)及英國(13%)。2019年前9個月,美國取代中國大陸成為馬國最大外資來源國,投資額高達59億美元,相較2018年同期僅8億8,900萬美元。同期中國大陸投資額則減半至17億美元。
檳城州政府的吸引投資目標為具有高成長潛力和低勞力密集的產業,包括化學工業和機械、醫療設備和航太等產業,但最大贏家為電子業。電子業占馬國出口最大比重,2019年前11個月占約38%。
位於檳城的臺資廠商和泰電子(Hotayi)主席李鴻隆表示,近期可見外資企業詢問度增加,主因是美中貿易戰促使不少企業在中國境外生產產品。東南亞各國當中,馬國是最好的投資國家之一。馬國的半導體製造業已營運逾40年,擁有非常好的供應鏈和人才,而越南則不具備相關技術人員和從事產品開發和設計的專才。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之「2020年全球最佳經商環境報告(The 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2020 Report)顯示,馬國在190個經濟體中,以81.5評分,進入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經濟體行列,其排名上升至第12位,較2018年的第15位(80.6評分)出色。馬國在東協10國中排名第2位,僅次於新加坡。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東益電子公司(Globetronic)執行長兼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電子諮詢顧問委員會委員王合利(Heng Huck Lee)表示,對部分企業而言,中國大陸不再具有成本競爭力,使設廠或業務遷移的問題逐漸增加。東益電子公司主要業務為跨國企業設計及製造電子產品。
過去18個月,許多中國大陸製造商及美國企業都考慮搬遷或擴大在檳城州之製造設施。上(2019)年檳城州的外人直接投資額處於多年新高水準。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對商業有利,自關稅戰爆發以來,過去一年半的海外客戶訂單明顯增加,潛在客戶詢問也有所增加。由於關稅的緊迫性,在中國大陸有生產線的美國合作夥伴,甚至將部份業務移轉至東益電子公司在吉隆坡的第3工廠。本(2020)年馬國製造商可繼續獲得更多美中貿易戰外溢效應。
根據「投資檳城」(InvestPenang)機構資料顯示,2019年前9個月,檳城的外資投資額達120億馬幣(約合28.64億美元),較前(2018)年同期銳增4.6倍,並創造1萬5,013個就業機會。
檳城州近年獲得美國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Micron)與捷普科技(Jabil Circuit)以及英國全球30大醫療設備巨擘─「施樂輝」公司(Smith+Nephew)的投資。檳城「投資檳城」機構(InvestPenang)執行長呂麗蓮(Loo Lee Lian)表示,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和高進口關稅,促使不少企業將業務分散至其他區域,檳城州再次掀起投資熱潮。
根據馬國投資發展局(MIDA)統計數據顯示,檳城州2019年前9個月製造業投資件數為113件,投資金額為132.58億馬幣(約合31.64億美元),較2018年同期成長247%,創近10年來投資額新高;其中外人直接投資額為120億馬幣(占該州總投資額90.51%);國內投資額為12.58億馬幣(占9.49%);主要投資項目為電子與電機產品(占總投資額之68%)以及科學與測量儀器(占18%);主要外資來源國為美國(占該州總投資額57%),其他依次為新加坡(15%)及英國(13%)。2019年前9個月,美國取代中國大陸成為馬國最大外資來源國,投資額高達59億美元,相較2018年同期僅8億8,900萬美元。同期中國大陸投資額則減半至17億美元。
檳城州政府的吸引投資目標為具有高成長潛力和低勞力密集的產業,包括化學工業和機械、醫療設備和航太等產業,但最大贏家為電子業。電子業占馬國出口最大比重,2019年前11個月占約38%。
位於檳城的臺資廠商和泰電子(Hotayi)主席李鴻隆表示,近期可見外資企業詢問度增加,主因是美中貿易戰促使不少企業在中國境外生產產品。東南亞各國當中,馬國是最好的投資國家之一。馬國的半導體製造業已營運逾40年,擁有非常好的供應鏈和人才,而越南則不具備相關技術人員和從事產品開發和設計的專才。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之「2020年全球最佳經商環境報告(The World Bank Doing Business 2020 Report)顯示,馬國在190個經濟體中,以81.5評分,進入世界排名前二十的經濟體行列,其排名上升至第12位,較2018年的第15位(80.6評分)出色。馬國在東協10國中排名第2位,僅次於新加坡。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