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阿根廷農業發展概況
國貿局
2019-05-29 10:24:07
加入我的收藏

阿根廷係全球農業生產大國,種植面積達3,800萬公頃(包括穀類、油籽、工業原料及蔬果),糧倉的存儲容量估計每年約7,000萬噸,其中,交易量約為3,300萬噸,存放於農場倉庫2,000萬噸、海運倉庫1, 200萬噸、河運倉庫500萬噸。穀類及油籽國內需求量平均每年為1,600至1,700萬噸,其餘產量用於出口。阿國農產品供應量占全球比重如次:黃豆11%、小麥7%、玉米10%、高梁8%、大麥1%、檸檬21%、水梨20%、葡萄柚5%、橘子3%、蘋果2.4%、柳丁2%。
阿根廷2017-2018年期穀類及油籽產量下降高達17.8%,為1億1,155萬噸。耕種總面積較上年期減少2.4%,為3萬7,843公頃,主因為阿國農業遭受44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天氣影響,黃豆及玉米產量較上年度分別減少1萬7,220噸及6,040噸。其中黃豆產量大幅減少31.3%,導致阿國於20年來首次黃豆進口量。
2018年期出口衰退16.7%:2018年阿根廷穀物出口預估衰退16.7%,為4萬92噸,其中玉米出口(占53.2%)較上一年衰退7.4%,小麥(占27.9%)衰退10.1%、黃豆(占8.5%)衰退46.3%。
阿根廷前任政府時期為增加稅收,曾對出口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農產品課徵出口稅,馬克里總統於2015年12月上任後立即取消小麥、玉米與牛肉等農產品出口稅,並逐漸調降黃豆出口稅。然而為因應2018年間貨幣貶值危機,阿國政府宣布進恢復課徵出口稅。
針對馬克里總統為取得國際貨幣基金(IMF)貸款,調升出口稅以增加財政稅收的作法,業者認為阿根廷經濟發展對農業依賴甚重,約有50%外匯收入來自農產品出口,課徵出口稅將影響阿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應儘速廢除。
阿根廷在經歷2018年乾旱之害後,2019年度收成將可回升,預期小麥、玉米及黃豆產量均成長,達1億4,000萬噸,可望為阿國帶來285億美元的外匯收入,較2018年增加45億美元。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阿根廷2017-2018年期穀類及油籽產量下降高達17.8%,為1億1,155萬噸。耕種總面積較上年期減少2.4%,為3萬7,843公頃,主因為阿國農業遭受44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天氣影響,黃豆及玉米產量較上年度分別減少1萬7,220噸及6,040噸。其中黃豆產量大幅減少31.3%,導致阿國於20年來首次黃豆進口量。
2018年期出口衰退16.7%:2018年阿根廷穀物出口預估衰退16.7%,為4萬92噸,其中玉米出口(占53.2%)較上一年衰退7.4%,小麥(占27.9%)衰退10.1%、黃豆(占8.5%)衰退46.3%。
阿根廷前任政府時期為增加稅收,曾對出口黃豆、小麥、玉米及牛肉等農產品課徵出口稅,馬克里總統於2015年12月上任後立即取消小麥、玉米與牛肉等農產品出口稅,並逐漸調降黃豆出口稅。然而為因應2018年間貨幣貶值危機,阿國政府宣布進恢復課徵出口稅。
針對馬克里總統為取得國際貨幣基金(IMF)貸款,調升出口稅以增加財政稅收的作法,業者認為阿根廷經濟發展對農業依賴甚重,約有50%外匯收入來自農產品出口,課徵出口稅將影響阿國農產品出口競爭力,應儘速廢除。
阿根廷在經歷2018年乾旱之害後,2019年度收成將可回升,預期小麥、玉米及黃豆產量均成長,達1億4,000萬噸,可望為阿國帶來285億美元的外匯收入,較2018年增加45億美元。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