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薪資仍遠低於歐盟平均
國貿局
2020-01-09 10:43:20
加入我的收藏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19.01.03 PNB Economic Review
依據波蘭Polityka雙週刊之調查報導, 波蘭平均薪資水準已達5,000波幣以上。薪資增加最多的是低階技術勞工,最高薪資係出現在國營事業;而最低薪資則出現在家庭事業(family businesses)。
前述調查指出,波蘭全體就業勞工1,650萬人勞工有1,000萬勞工所領工資低於平均薪資。只有3種職業人員(公職人員、資深官員、專業人員)薪資高於平均, 其他均低於平均, 其薪資中位數(median pay)為4,095波幣。
2018年薪資成長最多的是採礦業(12.5%)、製藥業(10%)、食品業(9.9%)、紡織業(8.9%)、營造業(8.1%)。2019年上半年醫療照護之薪資成長12.3%, 保全及清潔服務成長9.5%。
但依顧問公司Grant Thornton之最新調查報告, 波蘭目前平均薪資應為7,130波幣, 主要係因2000-2018年GDP累計成長93%, 實質成長68%的結果。Grant Thornton合夥人Tomasz Wroblewski表示, 波蘭主要靠維持低薪以吸引外資。
波蘭平均薪資毛額5,084波幣(淨額3,672波幣)係對9人以上的企業而言, 其勞工總數約640萬人, 占波蘭總就業人數39%。至於所有1,650萬勞工之平均薪資則無法計算。小企業總共僱用420萬人, 其平均薪資毛額3,081波幣 (淨額2,259波幣)。此外, 不同地區之小企業薪資差距亦相當大。而波蘭政府公布2020年最低薪資毛額調升至2,600波幣(淨額1,920波幣)將大幅提高企業之用人成本, 許多小型企業可能無法負擔。
上述調查報告並未涵蓋波蘭最富有的一群, 這些人不是在自己的公司做事, 就是包商(contractors)。就高所得之課稅而言, 自僱者(self-employment)是最有利的。有些企業為降低稅負, 常以民事合約(civil law contracts[1])取代僱用合約(contracts of employment)。在波蘭有200萬勞工依據民事合約接受僱用。因此, 僱主不僅得以將人事成本降至最低, 終止合約也較容易。隨著經濟成長趨緩, 民事合約之使用會越來越受普遍。
業別、工作地點、企業型態亦會影響薪酬水準。國營事業之薪酬最高。例如波蘭煤礦公司JSW於2018年終在Jastrzebie-Zdroj所支付之薪資毛額8,121波幣, 使該鎮成為波蘭平均薪資最高的地方。同時間, 華沙平均薪資6,433波幣位居第2; Jaworzno薪資5,848波幣排名第3。
薪資最低的城鎮為Grudziadz (3,743波幣)及Nowy Sacz (3,861波幣)。產業分布地區(industrial regions)因企業競爭僱工, 故薪資水準較高。波蘭東部、中部、西部間之薪資水準差距仍明顯可見。IT工程師(IT specialist)之薪資最高, 在華沙其平均月薪13,000波幣, 在克拉克夫及三聯市為12,000波幣, 在Wroclaw則為11,500波幣。
按Grant Thornton估計, 波蘭在2000年之平均薪資僅及歐盟平均值的23.5%, 而現在已提升至35.5%。按照目前之經濟成長速度, 波蘭將在90年內趕上歐盟平均。目前波蘭是歐盟排名第6低的國家。雖然波蘭平均薪資僅及歐盟平均的1/3, 盧森堡的1/5, 但因波蘭物價較低, 故實質購買力較高。
[1] 此種勞動合約,僱主因此不用負擔社保費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資料來源:2019.01.03 PNB Economic Review
依據波蘭Polityka雙週刊之調查報導, 波蘭平均薪資水準已達5,000波幣以上。薪資增加最多的是低階技術勞工,最高薪資係出現在國營事業;而最低薪資則出現在家庭事業(family businesses)。
前述調查指出,波蘭全體就業勞工1,650萬人勞工有1,000萬勞工所領工資低於平均薪資。只有3種職業人員(公職人員、資深官員、專業人員)薪資高於平均, 其他均低於平均, 其薪資中位數(median pay)為4,095波幣。
2018年薪資成長最多的是採礦業(12.5%)、製藥業(10%)、食品業(9.9%)、紡織業(8.9%)、營造業(8.1%)。2019年上半年醫療照護之薪資成長12.3%, 保全及清潔服務成長9.5%。
但依顧問公司Grant Thornton之最新調查報告, 波蘭目前平均薪資應為7,130波幣, 主要係因2000-2018年GDP累計成長93%, 實質成長68%的結果。Grant Thornton合夥人Tomasz Wroblewski表示, 波蘭主要靠維持低薪以吸引外資。
波蘭平均薪資毛額5,084波幣(淨額3,672波幣)係對9人以上的企業而言, 其勞工總數約640萬人, 占波蘭總就業人數39%。至於所有1,650萬勞工之平均薪資則無法計算。小企業總共僱用420萬人, 其平均薪資毛額3,081波幣 (淨額2,259波幣)。此外, 不同地區之小企業薪資差距亦相當大。而波蘭政府公布2020年最低薪資毛額調升至2,600波幣(淨額1,920波幣)將大幅提高企業之用人成本, 許多小型企業可能無法負擔。
上述調查報告並未涵蓋波蘭最富有的一群, 這些人不是在自己的公司做事, 就是包商(contractors)。就高所得之課稅而言, 自僱者(self-employment)是最有利的。有些企業為降低稅負, 常以民事合約(civil law contracts[1])取代僱用合約(contracts of employment)。在波蘭有200萬勞工依據民事合約接受僱用。因此, 僱主不僅得以將人事成本降至最低, 終止合約也較容易。隨著經濟成長趨緩, 民事合約之使用會越來越受普遍。
業別、工作地點、企業型態亦會影響薪酬水準。國營事業之薪酬最高。例如波蘭煤礦公司JSW於2018年終在Jastrzebie-Zdroj所支付之薪資毛額8,121波幣, 使該鎮成為波蘭平均薪資最高的地方。同時間, 華沙平均薪資6,433波幣位居第2; Jaworzno薪資5,848波幣排名第3。
薪資最低的城鎮為Grudziadz (3,743波幣)及Nowy Sacz (3,861波幣)。產業分布地區(industrial regions)因企業競爭僱工, 故薪資水準較高。波蘭東部、中部、西部間之薪資水準差距仍明顯可見。IT工程師(IT specialist)之薪資最高, 在華沙其平均月薪13,000波幣, 在克拉克夫及三聯市為12,000波幣, 在Wroclaw則為11,500波幣。
按Grant Thornton估計, 波蘭在2000年之平均薪資僅及歐盟平均值的23.5%, 而現在已提升至35.5%。按照目前之經濟成長速度, 波蘭將在90年內趕上歐盟平均。目前波蘭是歐盟排名第6低的國家。雖然波蘭平均薪資僅及歐盟平均的1/3, 盧森堡的1/5, 但因波蘭物價較低, 故實質購買力較高。
[1] 此種勞動合約,僱主因此不用負擔社保費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