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循環經濟政策─概述 國貿局 2020-12-10 11:06:06 加入我的收藏
資料來源: 瑞典政府網站 (Regeringen)
 
瑞典循環經濟範疇
 
在過去五十年內,全球人口增加了一倍,原物料開採成長三倍,生產總值增加四倍。根據聯合國國際資源小組(UN International Resource Panel),尤其是過去的二十年,自然資源的開採更為蓬勃發展,目前已造成90%以上生物多樣性的消失、水資源問題以及影響全球氣候變遷。因此,改變人們資源使用型態以保護生態系統勢在必行。
 
所謂的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是指減少資源使用且降低環境影響的經濟手段,主要以生物資源循環和科技材料循環為兩大範疇。透過各個循環,更有效率地使用資源或材料,以延長其使用壽命並提高經濟價值,同時減少提取新的原物料及垃圾掩埋量。
 
生物資源循環(Biological material cycle)包含食品和生物基材料可於使用後回歸大自然的循環,例如透過堆肥或消化進行生物分解後,抽離沼氣而留下養分;或可從燃燒生物材料的灰燼殘留物汲養分。生物資源循環主要是透過自然循環的過程,以再生資源重新形成營養物質的新材料或新養分,此類材料僅排除不需要物質或不可降解物質,可在自然界周而復始。
 
科技材料循環(Technical material cycle)則包含產品、零組件和材料透過設計及製造,以在安全且具品質的情形下達到重複使用、重複修葺或翻修、更新之循環目的。科技材料循環內所含有的生物材料可循環使用至無法產生任何價值時,再回歸自然。科技材料循環的產品可透過租賃或退換貨系統重複利用,以延長其使用壽命,提高每個產品的使用度,以減少新產品的製造需求。
 
因應循環經濟創新商業模式
 
要達到成功的循環經濟,創新商業模式(New Business Models)是重要關鍵。生物資源循環和科技材料循環均透過重複利用材料,減少材料價值的浪費,並降低垃圾廢棄物量。例如,以生質燃料取代化石燃料便是循環經濟的明顯案例。
 
廢棄物資源使用公司是循環經濟中的重要角色,該等公司可透過如工業共生(Industrial Symbiosis),將別家公司的廢棄物再製造、再加工而成為新資源;或可設計耐久性產品和零組件,使其可透過維修更新而不斷重複使用達到循環目的。
 
另外,結合數位和服務的商業模式更可促使重複使用最適化,例如通過租賃方式重複使用,以達到產品使用經濟效率;或以數位形式取代實體商品以減少材料使用,俾進一步緩和所有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對於環境的影響。
 
循環經濟所涉及的所有相關法規體系、基礎設施、定價、市場解決方案和商業模式,都以促進無毒的循環材料管理為要旨,政府透過獎勵措施,鼓勵生產者、消費者及使用者趨向循環經濟之路。
 
瑞典循環經濟政策的願景與目標
 
瑞典循環經濟政策的願景是為產業、公部門、大學和研究機構以及一般民眾等提供實現循環經濟的支援和政策方向,進而消除障礙,加強競爭力,增加獎勵措施,創造轉型至循環經濟的長期發展條件。循環經濟轉型期即可有效降低資源使用量進而減少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以材料循環使用的創新商業模式為基礎之企業,可加強瑞典之循環資源效率、無毒、循環生物經濟等發展,並以此循環資源來替代原物料。
 
瑞典循環經濟之短期目標為達到瑞典及國際之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最終目標則是交給下一代一個主要問題已解決的友善環境。
 
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共有17項目標,包括目標3確保健康及福祉、目標7確保可負擔之乾淨能源、目標8好工作與經濟發展、目標9產業創新和基礎建設、目標11永續城鄉、目標12確保永續消費與生產、目標13友善氣候行動、目標14永續海洋發展、目標15陸地生態永續發展,以及目標17強化永續發展之全球合作夥伴等。瑞典循環經濟政策可提供具體的貢獻。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