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北部經濟走廊特區」簡介 國貿局 2019-06-10 10:55:56 加入我的收藏
馬來西亞第五任首相阿都拉(Abdullah Badawi,2003年10月至2009年4月)於2007年宣佈發展為期18年(2007至2025年)的「北部經濟走廊特區」(Northern Corridor Economic Region,簡稱NCER)計畫。由首相領導的「北部走廊執行委員會」(NCIA)負責制定該計畫,並草擬法令及執行策略。
 
NCER計畫將分3階段進行,包括首階段(吸引主要投資人,2007至2012年)、次階段(加速區域成長,2013至2020年)及最後階段(成為全球領導,2021至2025年),涵蓋玻璃市(Perlis)、吉打州(Kedah State)、檳城(Penang)及霹靂州(Perak State)等四個州,人口達650萬。森那美集團(Sime Darby Group)將作為該計畫之總執行單位。

為平衡馬國各州的經濟差距,以及讓經濟朝向更高附加價值活動及增加人民所得方向發展,NCER計畫將促進北部區域的農業、製造業(特別是電子與電機產業)、旅遊業及物流服務業等4個領域的發展;其中電子與電機產業將策略性轉型至高增值領域如矽設計、自動化設計、材料與包裝設計及供應鏈管理等。NCER計畫亦將發展為馬國新糧食特區(Modern Food Zone),包括生產高品質的主食、魚類、肉類、水果與蔬菜。NCER亦將開發其他領域,如生物科技工業、石油與天然氣境外設施,並擴大現有之運輸中心(含蓋機場、港口、道路及鐵路)功能,以期創造更多商機。
 
另一方面,馬國第六任首相納吉(Najib  Razak,2009年4月至2018年5月)於2017年為北部經濟走廊特區推出NCER 2.0計畫,包括7項高附加值計畫,分別為吉打州橡膠城(Rubber City)、吉打州科技與科學園區(Keda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霹靂州甘文丁集合城市(Greater Kamunting Conurbation)、霹靂州邦咯島曼絨阿曼再也海運城(Manjung-Aman Jaya Maritime City)、玻璃市朱賓谷工業園區(Chuping Valley Industrial Area)、玻璃市內陸港(Perlis Inland Port)以及檳城峇都加灣(Batu Kawan Development)。
 
該特區自2009年至2017年累積投資額為890億馬幣(約合213.07億美元),創造11萬5,421個就業機會;主要投資產業為製造業(特別是電子與電機產業);其中吉打州居林高科技園區(Kulim Technology Park Corporation)吸引許多電子與電機跨國企業,諸如英特爾(Intel)、First Solar、Silterra、英飛菱科技(Infineon)、富士電氣與Osram等廠商進駐。檳城持續吸引許多跨國企業和大型本地企業進駐,諸如 WD Media、英特爾(Intel Technology) 、Jabil Circuits、B.Braun Medical Industries、Osram Opto Semiconductor、惠普(HP)及Vitrox Technologies等。投資霹靂機構(InvestPerak)與馬來亞麵粉公司(Malayan Flour Mills Bhd)將聯合投資11億馬幣,設立農業食品製造廠;頂級手套公司(Top Glove Bhd)將投資1億馬幣,設立手套製造廠;(二)投資霹靂機構與Central Medicare S/B公司聯合投資6億馬幣,於霹靂州安順Changkat Jong設立手套製造廠;(三)Smart Paints Manufacturing S/B公司將與投資霹靂機構聯合投資5,000萬馬幣,於霹靂州華都牙也Bemban工業園區設立油漆製造廠以及(四)投資霹靂機構將與Optotronic Semicondutors S/B公司聯合投資5,000萬馬幣,於霹靂州太平甘文丁(Kamunting)設立LED製造廠。
 
馬國盼至2025年,NCER 2.0計畫能為國內生產總值貢獻1,465億馬幣(約合349億美元),以及創造3萬7,000個就業機會。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