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塑膠污染情形惡化 國貿局 2020-10-21 15:48:44 加入我的收藏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由於疫情導致防護面罩、手套、外帶食物容器及網購產品的氣泡布等塑膠製品需求激增,然此類物品多數無法回收,同時經濟成長放緩導致石油需求下滑,又壓低了以石油為原料的新製塑膠的成本,亦因此降低了採用回收塑膠的誘因。
 
根據一項2017年的研究結果顯示,全球自1950年來已創造63億噸塑膠廢棄物,91%從未被回收,且其中多數都難以回收,許多回收業者長期以來也需仰賴政府支持。新製塑膠的價格甚至低到最常用回收塑膠的一半。據商品顧問公司ICIS的資料顯示,製造瓶子的回收塑膠原料價格比新製塑膠原料高出83%到93%。
 
在新冠肺炎爆發前,許多國家已承諾對只能使用單次的塑膠用品宣戰,惟新冠疫情爆發後,相關行動不僅停擺,甚至加速了塑膠廢棄物的增加趨勢。
 
歐洲回收業者疫情爆發後業務已萎縮逾20%,亞洲部分地區萎縮逾50%,美國業者的業務更減少60%。據QRS回收公司表示,美國是全球新製塑膠生產成本最低的地區之一,因此愈來愈多新製塑膠進入市場,疫情更助長這個趨勢。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