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部長Altmaier提出「國家工業戰略2030」
國貿局
2019-02-22 17:49:02
加入我的收藏

資料來源: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84020026號
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於日前提出「國家工業戰略2030」(德文:Nationalen Industriestrategie 2030),該戰略揭櫫德國政府將與經濟參與者共同努力,以達成確保及恢復德國在國內、歐洲及全球之經濟及技術能力、競爭力及工業領導地位之目標。
根據媒體評論,此正值德國經濟十年來蓬勃發展之際,A部長提出該戰略係對目前榮景之憂心,由於德國工業占附加價值毛額(Bruttowertschöpfung)之23%,係歐盟國家中最高。德國工業如機械、工廠建設工業、汽車工業、化工業、鋼鐵、鋁及綠能科技產業雖有所成就,惟在人工智慧、互聯網及電子化等領域皆面對美國、日本及中國之競爭仍須急起直追。另德國政府擬藉由減輕企業負擔,如社會福利支出及能源價格,及獎勵德國及歐洲關鍵科技之創新,增加德國及歐洲工業之競爭力。
該戰略迄2030年將逐步增加德國工業占附加價值毛額比例至25%、在歐盟國家提高至占20%為目標。此外,許多大企業經併購其他企業擴大其市場,德國係經濟開放之國家,未來亦將持續此政策,此亦符合市場經濟之原則。德國政府未來對於外國企業併購案將遵循嚴格規定,僅在特殊狀況下,為維護國家安全,包括關鍵基礎設施之防護等才會禁止外國競爭者併購企業。
另該戰略建議,歐盟必須有工業戰略,且須以歐盟重要工業國家之工業戰略為基礎,以增加歐洲工業之競爭力為目標。歐洲除「工業之友」(Friends of Industrie)之無約束性之交流外,歐盟未來須成立「工業部長理事會」。A部長擬於下月在德國及歐盟就該戰略與經貿界及工會人士進行討論。
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National Industrial Strategy 2030)英文連結可逕上以下網址參閱:
https://www.bmwi.de/Redaktion/DE/Downloads/M-O/national-industrial-strategy-2030.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4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作者:駐德國代表處經濟組(e-mail:Germany@moea.gov.tw)
文號:1084020026號
德國聯邦經濟暨能源部長Peter Altmaier於日前提出「國家工業戰略2030」(德文:Nationalen Industriestrategie 2030),該戰略揭櫫德國政府將與經濟參與者共同努力,以達成確保及恢復德國在國內、歐洲及全球之經濟及技術能力、競爭力及工業領導地位之目標。
根據媒體評論,此正值德國經濟十年來蓬勃發展之際,A部長提出該戰略係對目前榮景之憂心,由於德國工業占附加價值毛額(Bruttowertschöpfung)之23%,係歐盟國家中最高。德國工業如機械、工廠建設工業、汽車工業、化工業、鋼鐵、鋁及綠能科技產業雖有所成就,惟在人工智慧、互聯網及電子化等領域皆面對美國、日本及中國之競爭仍須急起直追。另德國政府擬藉由減輕企業負擔,如社會福利支出及能源價格,及獎勵德國及歐洲關鍵科技之創新,增加德國及歐洲工業之競爭力。
該戰略迄2030年將逐步增加德國工業占附加價值毛額比例至25%、在歐盟國家提高至占20%為目標。此外,許多大企業經併購其他企業擴大其市場,德國係經濟開放之國家,未來亦將持續此政策,此亦符合市場經濟之原則。德國政府未來對於外國企業併購案將遵循嚴格規定,僅在特殊狀況下,為維護國家安全,包括關鍵基礎設施之防護等才會禁止外國競爭者併購企業。
另該戰略建議,歐盟必須有工業戰略,且須以歐盟重要工業國家之工業戰略為基礎,以增加歐洲工業之競爭力為目標。歐洲除「工業之友」(Friends of Industrie)之無約束性之交流外,歐盟未來須成立「工業部長理事會」。A部長擬於下月在德國及歐盟就該戰略與經貿界及工會人士進行討論。
德國「國家工業戰略2030」(National Industrial Strategy 2030)英文連結可逕上以下網址參閱:
https://www.bmwi.de/Redaktion/DE/Downloads/M-O/national-industrial-strategy-2030.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4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