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暨環境部長指責先進國以「假環保」名義,將塑膠廢料傾倒至馬國
國貿局
2019-04-26 10:02:38
加入我的收藏

馬來西亞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暨環境部(Ministry of Energy, Technology, Science, Climate Change & Environment)部長楊美盈(Yeo Bee Yin)指出,截至本(2019)年4月17日止,馬國政府在巴生西港(West Port, Klang)共查獲24個虛報進口塑膠廢料貨櫃;西港和北港(North Port)各有111個和18個塑膠廢料貨櫃仍滯留港口,未獲准通關。除西港外,全馬多個港口也都出現虛報進口塑膠廢料的案例,包括巴生北港、檳城、柔佛等港口,為此,所有港口業者已受促請嚴格把關,避免塑膠廢料持續流入馬國市場。滯留在馬國港口的塑膠廢料貨櫃,主要來自英國、澳洲、美國、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
儘管馬國政府持續不斷嚴查塑膠廢料問題,唯塑膠廢料危害持續肆虐,因此馬國各個執法,包括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暨環境部、環境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關稅局(Royal Malaysian Customs)、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Solid Waste & Public Cleansing Management Corp.)等於一個月前開始從源頭著手展開調查,最終揭露有公司嘗試透過假申報,濫用無需准證的未使用過乾淨塑膠(海關稅則號列3920)作虛假申報,以引進實際上為塑膠廢料或受污染的廢料產品(海關稅則號列3915)。
楊美盈部長另稱,馬國政府將深入調查進口塑膠廢料的陰謀詭計,包括涉及進口業者、營運者等,以便把有相關人士或公司提控上法院。
塑膠廢料問題並非只發生在馬國,有很多先進國以「假環保」名義,將塑膠廢料傾倒在開發中國家,因此馬國政府決定派代表參加本年4月底舉辦的「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會議,以反映馬國人民對先進國塑膠廢料處理不當的心聲。馬國政府亦將援引「巴塞爾公約」條款,要求物流公司或進口商將貨櫃遣送回原有國家,而政府無需對此承擔任何費用。馬國船務及運輸公司也接獲警告,務必謹慎確定客戶所進口的塑膠產品,以避免虛報問題發生,導致招來撤銷運輸執照的問題。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
儘管馬國政府持續不斷嚴查塑膠廢料問題,唯塑膠廢料危害持續肆虐,因此馬國各個執法,包括能源、科技、科學、氣候變化暨環境部、環境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關稅局(Royal Malaysian Customs)、國家固體廢料管理局(Solid Waste & Public Cleansing Management Corp.)等於一個月前開始從源頭著手展開調查,最終揭露有公司嘗試透過假申報,濫用無需准證的未使用過乾淨塑膠(海關稅則號列3920)作虛假申報,以引進實際上為塑膠廢料或受污染的廢料產品(海關稅則號列3915)。
楊美盈部長另稱,馬國政府將深入調查進口塑膠廢料的陰謀詭計,包括涉及進口業者、營運者等,以便把有相關人士或公司提控上法院。
塑膠廢料問題並非只發生在馬國,有很多先進國以「假環保」名義,將塑膠廢料傾倒在開發中國家,因此馬國政府決定派代表參加本年4月底舉辦的「巴塞爾公約」(Basel Convention)會議,以反映馬國人民對先進國塑膠廢料處理不當的心聲。馬國政府亦將援引「巴塞爾公約」條款,要求物流公司或進口商將貨櫃遣送回原有國家,而政府無需對此承擔任何費用。馬國船務及運輸公司也接獲警告,務必謹慎確定客戶所進口的塑膠產品,以避免虛報問題發生,導致招來撤銷運輸執照的問題。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