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 王正青會務總顧問 2021-05-17 11:18:59 加入我的收藏
2020年全球遭到新冠病毒的災情,但是最受到矚目的產業就是半導體產業。由於持續2019年的美中貿易大戰,到2020年美國針對中國大陸開展了全新的半導體科技大戰。重點在於要管制高科技產業用的半導體晶片出口到大陸市場,另外為阻止中國大陸企業自行研發高檔晶片,特別將設計用軟件加強管制,來阻止大陸企業研發設計新一代高檔晶片,更重要的是管制高檔裝備出口到大陸市場,以限制大陸的晶片廠商,依照目前能力僅止於能夠用在28nm和14nm晶片的生產等。
2019年是全球半導體市場發展較為黯淡的一年,受美中貿易戰等因素干擾,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指出,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總銷售值為4,121億美元,年減12.1%,其中又以美國市場衰退二成,減幅最大。業界預估今年新冠病毒疫情若能在上半年獲得控制,全年半導體市場仍可成長5%以上。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除了總銷售值出現衰退,總銷售量9,320億顆,年減7.2%,平均銷售價格0.442美元,年減5.3%。
若以區域來看,在美國市場方面,2019年半導體市場總銷售值為785億美元,年減23.8%。日本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360億美元,較2018年衰退10%。歐洲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398億美元,年減7.3%,美日歐合計占全球市場37%。亞洲區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2,578億美元,年減8.8%,其中中國大陸市場銷售值為1,446億美元,年減8.7%。
全球半導體設備生產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美國、荷蘭等。另外新加坡、韓國、台灣、德國、中國大陸等,在半導體產業已能適度供應相關機械設備。依據德國VDMA的評估2015年全球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貿易額達420億歐元,日本排名第一占28.2%,第二美國占23.4%,第三荷蘭占14.3%。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於2020年11月發表的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報告(Worldwid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Statistics Report,WWSEMS)中指出,2020年第三季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30%,與上季相比也增加16%,達到194億美元。
依各巿場表現來看,中國大陸市場第三季達56.2億美元,季增23%且年增63%,為最大的市場;台灣為第二大市場,第三季達47.5億美元,季增36%、年增22%;韓國市場第三季達42.2億美元,季減6%但年增92%,為第三大的市場。
 
1.全球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全球機械設備產業最大的可能是能源業的發電和輸配電設備產業,全球最具代表性的機械設備可 是工具機產業,而近年來快速發展的就是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產業,目前的全球貿易額已經超過工具機產業,成為全球最大的機械貿易項目。
全球半導體和電子設備代表性國家,依序是:日本、美國、荷蘭、新加坡、韓國、台灣、德國、中國大陸等,2019年出口額達到761億美元,和2018年出口819億美元相比減少7.1%。日本排名出口第一,出口額226億美元,占29.7%,較上年減少8.6%。美國排名第二,出口額154億美元,占20.3%,較上年減少15.2%。第三荷蘭出口額137億美元,占18.1%,較上年成長1.6%。依序是新加坡出口額85.3億美元,較去年減少3.4%。韓國出口額78.5億美元,較去年減少9.4%。台灣出口額32.2億美元,較去年成長 2.9%。德國出口額24.5億美元,較去年成長7.0%。中國大陸出口額22.0億美元,較去年減少11.9%。有關全球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統計分析,詳如表1。
另依2019年全球主要出口國家出口資料分析,主要進口消費依序為:中國大陸進口額230億美元,占全部出口30.2%。第二台灣進口額192億美元,占25.2%。第三美國進口額95.8億美元,占12.6%。第四韓國進口額95.6億美元,占12.6%。第五日本進口額37.3億美元,占4.9%。第六新加坡進口額29億美元,占3.8%。前六大進口消費市場可占全球消費值九成的市場。
另依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及日本SEAJ統計,2019年台灣穩坐半導體新設備的最大市場,銷售額增加68%,來到171.2億美元,讓韓國交出市場第一的寶座。中國保持第二大設備市場的地位,銷售額為134.5億美元,韓國則是下跌44%,以99.7億美元退居第三。相對日本、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新設備市場的萎縮態勢,北美設備銷售額2019年躍升了40%,達到81.5億美元,為該區連續第三年成長,全球巿場當年消費總額達到598億美元。
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的全球貿易,主要有日本、美國、荷蘭是重要出口國,台灣是全球代表性的進口國,2019年日本出口226億美元,占日本出口機械設備的19%。美國出口155億美元,占美國機械出口10%。2019年台灣進口236億美元,占台灣機械設備進口的六成左右,其中自日本進口59億美元占25%,美國49億美元占21%,荷蘭65億美元占27%。台灣和日本、美國存在很多互補,雙方可以多加強交流合作。
 
2.日本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全球半導體設備生產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美國、荷蘭等。另外新加坡、韓國、台灣、德國、中國大陸等,在半導體產業能適度供應相關機械設備。日本在半導體產業位居全球前列,特別的是在製程用材料和裝備等,居於全球最領先地位,但在高端裝備則與美國、荷蘭仍有差距。另依據德國VDMA的評估,2015年全球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貿易額達420億歐元,日本排名第一,占28.2%,金額達118億歐元。第二美國占23.4%,金額約98億歐元。第三荷蘭占14.2%,金額約60億歐元。
日本半導體產業總體評估,在原材料和高端裝備等位在全球領先地位,但是在智慧財產權、軟體、新產品研發設計等,則落後於美國,另外在半導體的生產,特別是在代工方面,已經落後在台灣、南韓之後。日本生產的半導體產品,在全球高端市場,已經落後於美國。以半導體全球各區域來看,日本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約為360億美元,占全球消費的8.7%,較2018年衰退10%。
日本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生產情況,2015年產值約達1兆3千億日元,2016年生產達到1兆5,787億日元,較上年增長21%。2017年產值達1兆8,898億日元,較上年增長約20%。2018年突破2兆日元,較上年增加9.8%。去2019年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需求下滑,生產值僅剩1兆8,788億日元,較上年減少9.4%。有關日本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生產統計,詳如表2。
由於日本半導體和面板設備的生產值較出口值少,分析主要原因就是日本機械設備業有較多的中小企業,在真實生產總值調查方面有實質困難,依據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的調查要求,調查的對象是50人以上的企業必須要接受調查。
2019年日本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226億美元,由於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較上年減少8.6%。第一名中國大陸出口額82.6億美元,占全部36.5%,較上年減少15.6%。台灣排名第二出口額53.4億美元,占23.6%,較上年大幅成長49.4%。第三名美國出口額41.8億美元,占18.5%,大幅增加60.3%。其他依序是出口韓國29.0億美元,占12.8%,減少49.4%。新加坡6.63億美元,減少30.8%,以色列3.05億美元,減少60.6%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日本出口九成五以上。有關日本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3。
日本的機械設備發展歷史最悠久,並且知名度最高,在國際展覽展出規模最大的就是日本工作機械工業會,在西元偶數年舉辦JIMTOF全球具代表性的工具機大展。但是日本的工作機械起落很大,近年來受到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病毒的影響,今年出口大幅減少,如果和2018年出口相比則減半。但是日本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產業的發展非常快速,依2019年日本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額,是工作機械加鍛壓機械合計的2.9倍,由此可見日本電子設備產業規模較大。
 
3.美國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整體表現,在軟體、研發設計、高端裝備、高端半導體產品等,均位居全球領導地位。但是美國在產品代工方面,則和台灣、韓國等,有著相當程度的競合關係,亦即是在高端的 7nm、5nm等產品的生產,全球最先進的生產技術,美韓台各國最領先的企業相互競爭。
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位居全球領導地位,特別的是在智慧財產權、軟體、新產品研發設計、高端裝備等,均居於全球最領先地位,是真正能夠主導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國家。以全球各區域來看,在美國市場方面,2019年半導體市場總銷售值為785億美元,占全部消費19%,年減23.8%。
全球半導體設備生產最具代表性的日本、美國、荷蘭等。另外新加坡、韓國、台灣、德國、中國大陸等,在半導體產業能適度供應相關機械設備。美國在半導體產業位居全球最前列,特別的是在軟體、新產品研發設計、高端裝備等,居於全球最領先地位。依據德國VDMA的評估2015年全球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貿易 額達420億歐元,日本排名第一占28.2%,第二美國占23.4%,金額約98億歐元。
美國商務部統計2012年半導體和面板用設備101億美元,占全部機械設備的2.5%。依據美國近年經濟發展和半導體產業等,估算美國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產業,2019年估算生產總值高達二百億美元以上。
2019年美國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154億美元,由於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較上年減少15.2%。第一名台灣出口額36.5億美元,占全部23.6%,較上年大幅增加31.8%。中國大陸排名第二出口額36.3億美元,占23.5%,較上年減少2.4%。第三名韓國出口額32.6億美元,占21.1%,大幅減少28.4%。其他依序是出口日本15.3億美元,占9.9%,減少44.3%。新加坡10.8億美元,減少32.1%,荷蘭7.39億美元,減少6.6%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美國出口九成以上。有關美國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4。
美國知名度最高的機械產業就是AMT美國製造技術協會,在西元偶數年舉辦IMTS國際工具機大展,是當年全球最大工具機展。美國政府主管曾經為了工具機產業,以國家安全的理由,而要求日本、德國、台灣自動設限VRA。美國政府長期支持工具機產業,但是發展仍面臨很多問題,如依2019年美國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值,是美國工具機出口的6.4倍,由此可見美國電子設備的發展更好。
 
4.荷蘭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全球半導體設備生產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美國、荷蘭等。荷蘭在半導體用光刻機產業位居全球前茅,也就是最特別的高端裝備等,居於全球最領先地位。以全球各區域來看,歐洲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398億美元,年減7.3%,占全球巿場9.7%。依據德國VDMA的評估2015年全球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貿易額達420億歐元,日本排名第一,占28.2%,第二美國占23.4%,第三荷蘭占14.2%,金額大約60億歐元。
2019年荷蘭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137億美元,較上年增加1.5%。第一名台灣出口額68.2億美元,占全部49.6%,較上年大幅增加140%。美國排名第二出口額27.7億美元,占20.2%,較上年成長13.2%。第三名韓國出口額17.3億美元,占12.6%,大幅減少57.9%。其他依序是出口中國大陸14.5億美元,占10.6%,大幅減少43.4%。日本4.5億美元,成長2.2%。德國1.2億美元,成長6.1%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荷蘭出口九成五以上。有關荷蘭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5。
目前全球僅此一家荷蘭企業在光刻機市場上占據了80%的份額,就是ASML,旗下所研發的EUV光刻機售價高達1億美元一台,而且還不一定有貨。皆因每台光刻機的裝配大約需要50,000個零件左右,預計ASML 2018年面向全球的產量僅為12台,也就是1個月只能有1台出售給半導體廠商。國際上著名的晶片製造商如Intel、台積電、三星都是採用它的光刻機。
艾司摩爾公司A S M L Holding NV創立於1984年,是從飛利浦獨立出來的一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前稱ASM Lithography Holding N.V.,於2001年改為現用名,總部位於荷蘭費爾德霍芬,全職雇員12,168人,是一家半導體設備設計、製造及銷售公司。
放眼全世界,能自主研發生產晶片的光刻機企業也就這三家,日本的佳能和尼康還有荷蘭的ASML公司。這三家一年能生產約300台光刻機,荷蘭ASML公司占比達到60%,另外ASML的10nm晶片生產技術不對外公佈,ASML這家公司市值約1,000億美元,約16,000位員工,而高端研發人員就達到6,000餘名,這16,000多人一起研究出了世界頂級光刻機—EUV光刻機,這機器每台都在1億美元以上,大陸的中芯國際花了7億人民幣在ASML公司買了一台EUV光刻機,三星和英特爾還有台積電等頂級晶片企業都在ASML買光刻機。日本的尼康、佳能在光刻機的市場與ASML相比仍有差距。
 
5.新加坡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2018年半導體產業占新加坡總體製造業產值近三分之一,但隨著產業近年衰退加劇,這個出口導向經濟國家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陷入衰退。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半導體產業占新加坡製造業總產值的28%。
新加坡長期以來,晶片產業一直是產業成功的關鍵,新加坡所生產的微晶片被應用在手機到汽車等各種領域。此外,新加坡也一直被視為東南亞經濟的風向球。但隨著全球經濟疲軟,新加坡半導體業景氣遭遇逆風,部分晶片製造商展開裁員動作,加劇了新加坡經濟可能在未來幾個月陷入衰退的預期。
新加坡政府多年來發展的半導體產業,即是顯例。美光新加坡近日完成64層NAND快閃記憶體擴廠,以及與當地兩所大學的合作計畫即是「RIE 2020」其中一環。新加坡地理位置可同時兼顧美國、中國及歐洲市場。目前美光累積在新加坡投資超過150億美元,用人達8,500人。尚不包括從天然氣供應商在內的各個環節的相關產業供應鏈。半導體產業占新加坡GDP 7%,全球半導體市場占比11%,全球60多家半導體公司在新加坡設廠,創造35,000名就業機會,與能源化學產業並居製造業雙雄。
2019年新加坡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85.3億美元,較上年減少3.4%。第一名台灣出口額23.1億美元,占全部27.1%,較上年大幅增加60.8%。中國大陸排名第二出口額22.6億美元,占26.5%,較上年增加19.0%。第三名美國出口額12.2億美元,占14.4%,成長31.1%。其他依序是出口韓國10.8億美元,占12.7%,減少32.9%。日本7.5億美元,減少56%,馬來西亞3.9億美元,增加3.5%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新加坡出口九成五以上。有關新加坡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6。
新加坡政府主管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同時也大力發展半導體設備產業,新加坡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製造業得到快速發展。2019年新加坡的半導體設備出口值達到85.7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四位,僅次於日、美、荷蘭等。新加坡半導體設備是最具代表性的機械產品,而且出口更是工具機的數十倍。
 
6.韓國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韓國看準下世代系統半導體發展趨勢,韓國官方決定在京畿道的Pangyo,設立了一座24小時運營的系統半導體設計中心,來支持晶圓設計公司。基於韓國政府在2019年4月立下的系統半導體願景和策略,韓國政府將投資10億美元發展下世代半導體技術,並在2020年7月成立了1,000億韓元(約24億台幣)的基金,用來投資系統半導體相關公司。
韓國新設立的半導體設計中心,將提供晶圓設計公司一站式的支援,以增加競爭力。研發人員如果有新的想法,隨時可以免費的使用中心提供的各項半導體設計工具。政府主管將支付部分晶片設計公司的晶片原型開發成本,幫助晶圓公司將設計的晶片商業化,幫助公司擴展其半導體設計的智慧財產權,以及促進韓國智慧財產的使用。同時半導體設計中心,將提供檢測晶片原型運作所需的分析和測量工具。
韓國政府希望半導體設計中心,能夠成為晶圓公司和系統半導體產業成長發展的基地。透過將半導體設計中心,將有潛力的公司介紹給投資者,以及舉辦技術研討會等,支持計畫聯繫,發揮最大化效益。政府主管也透過「特別稅收限制實施法令」,為半導體製造商提供減稅。此外在2019年12月時設立了1,000億韓元(約24億台幣)的資金,用來幫助晶圓設計公司提升規模。
2019年韓國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78.5億美元,較上年減少9.4%。第一名中國大陸出口額53.2億美元,占全部67.8%,較上年減少7.6%。台灣排名第二出口額5.3億美元,占6.9%,較上年減少7.3%。第三名美國出口額4.6億美元,占6.0%,減少17.4%。依序是出口日本4.3億美元,占5.5%,減少17.4%。越南3.7億美元,減少20.1%。新加坡2.8億美元,增加20.7%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韓國出口九成五以上。有關韓國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7。
韓國政府主管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同時也大力發展半導體設備產業,使得韓國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製造業得到快速發展。2019年韓國的半導體設備出口值達到78.5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五位,僅次於日、美、荷蘭、新加坡等。2019年韓國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是韓國工具機出口的3.4倍。
 
7.德國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德國是歐洲半導體產業的國家之一,且產業鏈完整,從半導體材料、零件、機台設備都有供應。德國身為製造業龍頭,半導體產業廣泛的應用在汽車電子,工業電子和醫療電子市場,2016年德國半導體產業的總產值達128億歐元,為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另德國VDMA機械公會發佈,德國半導體和面板製造設備2016年出口15.6億歐元,進口額達8.3億歐元。
2019年德國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24.5億美元,較上年成長7.0%。第一名中國大陸出口額7.07億美元,占全部28.8%,較上年大幅增加17.3%。荷蘭排名第二出口額3.87億美元,占15.8%,較上年增加43.3%。第三名美國出口額2.84億美元,占11.6%,減少8.2%。其他依序是出口台灣2.33億美元,占9.5%,增加10.1%。新加坡1.48億美元,增加66.3%,日本8,822萬美元,增加24.6%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德國出口八成左右。有關德國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8。
德國政府主管似乎並沒有大力支持半導體產業,同時也未能參與發展半導體設備產業,使得德國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製造業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美國、日本、荷蘭等國家。2019年德國的半導體設備出口值僅達到24.5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七位,落後於日、美、荷蘭、新加坡、韓、台灣等。而且德國半導體設備出口,也僅只有德國工具機出口的27%。
 
8.中國大陸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全球半導體2019年銷售額達到4,121億美元,其中第一大是中國市場。以各區域來看,在美國市場方面,2019年半導體市場總銷售值為785億美元,日本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360億美元,歐洲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398億美元。
亞洲區半導體市場銷售值為2,578億美元,其中中國大陸市場銷售值為1,446億美元,占全球消費的35%,較上年減8.7%。從地域劃分來看,中國市場的半導體銷售占比最大,達到全球的1/3強,已相當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但是中國本土晶片廠商的銷售額僅有約400億美元。中國是全球製造中心,尤其是電腦和手機等電子產品,需要消耗大量的晶片,但最終產品還是銷往全球市場。
2019年中國大陸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22.0億美元,由於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較上年減少11.9%。第一名香港出口額4.19億美元,占全部19.0%,較上年大幅減少47.1%。台灣排名第二出口額3.26億美元,占14.8%,較上年 加8.1%。第三名新加坡出口額2.74億美元,占12.4%,大幅減少21.2%。其他依序是出口美國2.32億美元,占10.5%,減少24.7%。韓國2.12億美元,增加15.0%,日本1.82億美元,減少5.4%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大陸出口八成以上。有關中國大陸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9。
中國大陸政府主管已經大力支持投入半導體產業,同時全力支持發展半導體設備產業,但是大陸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製造業並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2019年大陸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值僅達到22.0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八位,落後於日、美、荷蘭、新加坡、韓、台、德等。大陸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僅只有大陸工具機出口的50%。
 
9.台灣半導體設備產銷情況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近日公布最新報告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在全球地位愈來愈吃重,預估2020年全球半導體業產值將年成長3.3%,台灣增幅更大達16.7%,總產值將高達3兆元以上,創下新高,超越南韓,居全球第二大,僅次於美國。
「SEMICON Taiwan 2020國際半導體展」在展覽期間SEMI舉行展前記者會,並發布最新產業報告。SEMI今年在實體展館規劃15大主題專區及創新館和19場國際論壇,將聚集550家廠商,展出超過2,000個攤位,預計吸引4萬5,000位專業人士參觀。
經濟部於2002年定下「兩兆雙星產業發展計畫」,將半導體業列為兆元產業,SEMI預估台灣半導體業今年產值達3兆元,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台灣半導體業產值已較目標再翻倍成長,產業發展態勢強勁。另再依經濟部統計處發佈台灣積體電路業生產總值,2014年突破兆元達新台幣1兆1021億元,2017年達1兆3,618億元,2018年生產1兆5,093億元,成長10.8%。2019年下滑到1兆4,481億元,較上年減少4.0%。
台灣半導體和電子製造設備生產情況,2015年產值約達新台幣666億元,2016年生產達到702億元,較上年增長5.4%。2017年產值達949億元,較上年大幅增長35.1%。2018年1,114億元,較上年增加17.4%。去2019年受到美中貿易戰的影響需求下滑,生產值922億元,較上年減少17.2%。有關台灣半導體和電子製造設備生產統計,詳如表10。
2019年台灣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總額達到32.2億美元,較上年成長2.9%。第一名中國大陸出口額13.3億美元,占全部41.5%,較上年減少8.0%。美國排名第二出口額4.16億美元,占12.9%,較上年減少8.2%。第三名荷蘭出口額3.76億美元,占11.7%,大幅增加53.4%。其他依序是出口新加坡3.65億美元,占11.3%,大幅增加63.8%。日本2.90億美元,增加0.2%,韓國2.77億美元,減少12.4%等,合計出口前七大,占台灣出口九成五以上。有關台灣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國家統計,詳如表11。
2020年1~10月台灣半導體設備進口183億美元,占台灣機械設備進口的六成左右,其中第一日本進口44.7億美元占24.4%,第二美國42.7億美元占23.3%,第三荷蘭34億美元占18.5%。其他依序是新加坡 18.3億美元,占10.0%。中國大陸10.1億美元,德國7.4億美元,韓國5.2億美元等,合計進口前七大,占台灣進口九成左右。有關台灣半導體設備進口國家統計,詳如表12。
 
10.綜論
台積電持續發展先進製程並擴產,2020年資本支出預估約為170億美元,將創新高,也是帶動台灣市場持續增長的最大推手。這其中的關鍵就在台灣的晶圓代工與封測市占率全球第一,在全球半導體產值占了近20%,2020年半導體產值貢獻台灣GDP超過15%,在台積電已宣布二奈米先進製程設廠於新竹寶山之後,領先主要競爭對手三星二個世代,領先中國至少四個世代。
IC Insights 預測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的台積電在2020年的全球半導體供應商排行將名列第三,落在英特爾 (INTC-US)及三星電子(005930-KR)之後。預測在2020年,英特爾的半導體銷售額將達到738億美元,年增4%,三星電子將達到604億美元、年增9%,台積電將達到454億美元,年增31%。
在今年第四、第五名方面,預測分別由全球 DRAM市占第二的南韓SK海力士264億美元年增14%,及美國記憶體龍頭大廠美光216億美元拿下。IC Insights 預測今年半導體廠的銷售前十五名,合計金額將年增 13%至3,554億美元。這個數字是全球半導體產業預估年增幅6%的兩倍以上。在IC Insights所列出的 2020年全球前十五名晶片供應商當中,有八家來自美國,台灣、南韓、歐洲各有兩家,以及一家日本公司。
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的全球貿易,日本、美國、荷蘭是最重要出口國,台灣是全球代表性的進口國。2020年1~11月台灣進口203億美元,占台灣機械設備進口的六成左右,其中自日本進口49.3億美元占24.3%,美國46.6億美元占23.0%,荷蘭39.1億美元占19.3%,新加坡進口20.3億美元占10%等。台灣未來的交流合作特別的是在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由於全球的半導體、印刷電路板、電子零組件等,最重要的生產基地在東北亞的日本、韓國、台灣、中國大陸等,中高端的產品生產基地在日本、韓國、台灣等,中低端的產品在中國大陸、東南亞等,而台灣位居樞紐地位,必將扮演重要角色。
全球半導體和電子設備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已經領先全球工具機貿易額,2019年半導體設備代表性國家出口額761億美元,是工具機代表性國家出口額330億美元的2.3倍。日本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是工具機的2.9倍,美國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是工具機的6.4倍,韓國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出口是工具機的3.4倍。另荷蘭、新加坡幾乎沒有工具機產業,但是在半導體設備業的發展位居全球領導地位。
全球的半導體和電子設備主要生產國家是日本、美國、荷蘭、新加坡、韓國、台灣、德國、中國大陸等。台灣是全球半導體設備的最主要進口國家,年進口值占全部機械設備的六成左右,而且台灣在半導體和電子設備存在很多的競合關係,台灣每年向日本、美國、荷蘭採購很多的高端半導體和電子設備,雙方存在非常多的互補關係,TAMI將全力協助電子設備會員廠商,和日本、美國企業進行交流合作,希望能夠促進雙方的關係,和提高台灣電子設備在全球的競爭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