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4大種植機構籲請馬國政府立即停止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直到歐盟擬自2020年起禁止進口含棕油做為生質燃油原料的課題獲得解決為止 國貿局 2019-03-08 18:09:37 加入我的收藏
馬來西亞聯邦土地復興及統一局(Felcra)、聯邦土地發展局(FELDA)、橡膠小園主發展局(RISDA)及大馬全國小園主協會(Malaysian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mallholders) 頃召開聯合媒體發佈會上指出,基於歐盟歧視棕油的政策將影響馬國65萬名小園主及逾400萬家庭成員的生計,上述4大機構及組織籲請馬國政府立即停止與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及其他相關合約及貿易談判,直到歐盟擬自明(2020)年起禁止進口含棕油作為生質燃油原料的課題獲得解決為止。
 
馬國聯邦土地復興及統一局主席納基瓦哈(Nageeb Wahab)強調稱,馬國相關組織早前不斷透過溝通、解釋等友善方式,向歐盟當局闡明棕油種植並未導致森林遭到砍伐,或造成每天有25頭人猿死亡的訊息。上述4大機構與組織也將於近期內提呈瞭解備忘錄予歐盟,要求歐盟正視馬國約500萬人家庭生計將受歐盟上述措施影響的情況。印尼與哥倫比亞已承諾與馬國採取統一立場,透過政治與經濟途徑,要求歐盟國家勿歧視棕油。
 
納基瓦哈主席表示,全球棕油生產國皆不滿歐盟只針對棕油產品的政策,並認為未來有關禁止進口的政策,很可能從含棕油生質燃油的項目,擴大至其他含棕油的食品及商品。2018年棕油產業為馬國國內生產總值貢獻540億馬幣(約合132.05億美元)或占GDP之4.5%,為馬國重要經濟領域。目前馬國棕油種植面積達581萬公頃,未來也將控制在600萬公頃以及目前的森林保留地,占整體國土面積逾50%,遠較許多歐盟國家還高。歐盟棕油採購量為750萬公噸,其中40%或300萬公噸為含棕油成份的生質燃油。全球85%棕油產量是來自馬國與印尼。
 
“以上資訊為駐馬來西亞代表處經濟組提供”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