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電力與煤氣價格加速減緩,通膨與核心通膨率1月放慢 國貿局 2019-03-03 10:01:27 加入我的收藏
新加坡金管局和貿工部於本(2)月25日表示,鑒於近幾個月油價下跌,今(2019)年全年的通膨預測從之前的1%至2%,調低到0.5%至1.5%;核心通膨率(core inflation)的預測保持在1.5%至2.5%。油價下滑以及新加坡開放電力市場,導致電力與煤氣價格放慢增速,新加坡今年1月份的通貨膨脹和核心通膨率雙雙放緩。
 
新加坡統計局公佈最新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顯示,新加坡1月份的整體物價上漲0.4%,漲幅小於去(2018)年12月份的0.5%。不包括住宿和私人陸路交通費的核心通膨率為1.7%,也比12月份的1.9%來得低。這主要反映了電力和天然氣的價格上升速度放慢,抵消了較高的服務業通膨。電力和天然氣價格1月同比上揚6.5%,去年12月的漲幅是14.6%,這是因前幾個月油價走低,加上電力市場開放(Open Electricity Market)逐步在全國的推出產生效應,導致電費走低。
 
零售商品的整體開支同比上揚1.4%,也比12月份的1.7%低,反映電信設備和休閒娛樂產品的價格加速下跌,以及家用耐用品和供應的價格增幅放慢。服務業通膨從12月份的1.5%,攀升至1月份的1.7%,公共交通費用的增幅抵消了假期開支通膨下滑的影響。食品通膨為1.4%,和12月份持平,非熟食以及預製餐點價格的漲幅基本保持不變。
 
金管局和貿工部指出,隨著去年第四季油價下跌,外部的通膨壓力有所減緩,今年的油價預計比去年低。在新加坡,人力市場會支撐薪金增長,推高價格壓力,不過電信、電力和零售等消費者市場的激烈競爭會限制整體的價格上揚。
 
新加坡管理學院全球教育高級講師陳啟文博士表示,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醫療保健和教育的價格仍在攀升。此外,如果公司把更高的柴油稅轉嫁給消費者,交通費用可能更昂貴。大華銀行經濟師顏聖充指出,教育、醫療保健和食品占了CPI一籃子物品的34%,意味著這些價格若進一步攀升,可能會抵消油價和水電費的下滑。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