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智慧財產權辦公室(EUIPO)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布偽藥交易研究報告 國貿局 2020-04-23 16:27:31 加入我的收藏
為充分瞭解全球偽藥交易帶來的問題,歐盟智慧財產權辦公室(EUIPO)及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於本(109)年3月23日發布偽藥交易研究報告乙篇,該報告略以:
 
(一)  偽藥市場猖獗原因包括高額利潤、低度被覺察及追訴風險、罰則輕微,以及消費者不易判別藥品真偽等;然而偽藥對於製藥產業及公共衛生造成威脅。
 
(二)  研究發現,中國、香港、新加坡及印度為主要偽藥交易活動地區,其中中國及印度係偽藥主要生產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新加坡、香港、伊朗及葉門為主要貿易中轉地,非洲、歐洲及美國則為偽藥主要銷售市場。
 
(三)  偽藥市場持續存在之因素包括偽藥製造者能成功仿造原始藥品,以及辨識偽藥需要專家專業鑑定,對於供應商可能構成負擔。再者,自由經濟區的建立亦導致偽藥交易更加容易,透過包裝及再包裝製程,可成功掩飾藥品真實來源。
 
(四)  偽藥交易對於發展中國家造成之威脅更甚於其他國家,因發展中國家非正式銷售鏈可能更為普遍。至於網路藥品通路的發展、藥品之郵寄或快遞亦利於銷售偽藥。目前各國政府、產業及國際間皆已開始採取行動以打擊偽藥市場,例如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展開打擊偽藥之行動計畫。
 
(五)  偽藥帶來的影響可分為不同層次:對於個人而言,偽藥可能對健康造成危害,例如肺炎及瘧疾的死亡案例許多事歸咎於偽藥的使用;其次,治療偽藥對健康所帶來的副作用將造成更多花費。對藥廠而言,偽藥可能造成經濟損失和聲譽損害,尤其是偽藥製造對於美國、瑞士、德國、法國等國藥廠之智慧財產權侵害。對各國政府而言,偽藥可能造成收入和經濟損失。根據統計,歐盟因偽藥所蒙受的損失高達1億7千萬歐元。再者,偽藥及相關犯罪活動可能導致有害化學物質排放和環境污染。另外偽藥還帶來組織犯罪及失業等社會成本。根據統計,歐盟境內之製藥產業及相關銷售部門因為偽藥而損失至少8萬個工作機會。
 
(六)  全球化有助於擴張偽藥交易的範圍及規模,並為犯罪網絡提供新的牟利機會。根據統計,國際偽藥交易於2013年至2016年間占全球貿易之比重由2.5%上升至3.3%。各國應更加重視偽藥交易問題,尤其是輕罰導致犯罪嚇阻效果不彰,網路購物普及化衍生問題,以及濫用包裹寄送郵務系統進行偽藥交易之結構等。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