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首個零廢棄總藍圖關注電子、包裝(塑膠等)和食物等三大垃圾源頭 國貿局 2019-03-08 18:57:32 加入我的收藏
新加坡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本(2019)年3月7日出席國會撥款委員會時表示,為朝向零廢棄國家目標邁進,政府刻全面制定相關政策、提出科研方案和建設基礎設施,另新加坡首個零廢棄總藍圖已邁入最後諮詢階段,即日起開放民眾上網提供意見,盼能減少和回收電子、包裝(塑膠等)和食物等三大垃圾源頭。此舉除能保護地球,回收經濟亦有助於新加坡克服資源有限問題,強化國家整體韌性。
 
新加坡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透露,新加坡將在本年提出「永續資源法案(Resource Sustainability Bill)」制定管理三大垃圾源頭法令。新加坡環境局(NEA)亦將落實電子垃圾管理系統,透過實施「製造商延伸責任(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規定電子產品製造及進口商回收和妥善處置電子垃圾。
 
EPR將於2021年生效,並委任一「製造商責任機構(Producer Responsibility Organisation)」,代為執行回收和再循環電子垃圾工作。該責任機構得依照NEA所設標準,每年回收一定比率廢棄物;首三年過渡期後若無法達標,NEA將開罰。另零售商須免費提供消費者一對一回收服務,零售面積逾300平方公尺商家,亦得於店內設置回收處。受EPR管制產品種類包括資訊通信器材、電池、電燈、太陽能板、大型家電產品及包括電動腳踏車、踏板車等電動代步工具。
 
NEA亦將按計畫在2020年實施產品包裝陳報框架,探討於2025年前將EPR推廣至包裝垃圾。針對食物垃圾,新加坡政府則制定新措施,促進廚餘分類和提高廚餘回收。另2020年起除飯店和購物中心外,NEA規定工業建築和博覽中心亦須收集垃圾相關資料,並於2021年起開始陳報,以提高垃圾回收工作。
 
 
備註: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